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文献综述第7-13页
绪论第13-17页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第13-15页
        1. 研究缘起第13-14页
        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1. 研究思路第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6-17页
        1. 研究的重点第16页
        2. 研究的难点第16页
        3. 研究的创新点第16-17页
一、新媒体时代与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概述第17-25页
    (一)新媒体时代的内涵第17-20页
        1. 新媒体的含义第17-18页
        2. 新媒体的特征第18-20页
        3. 对新媒体时代的界定第20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20-23页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第20-21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第21-23页
    (三)培育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第23-25页
        1. 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念健康发展第23页
        2. 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第23-24页
        3.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第24-25页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第25-30页
    (一)新媒体时代给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新变化第25-26页
        1. 高职院校培育方式更多元第25页
        2. 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更突出第25-26页
        3. 培育的内容和素材更多样第26页
        4. 培育的主体环境更加开放第26页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30页
        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技能轻德育第27页
        2.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较为迷茫第27-28页
        3. 培育介体受到公共传媒信息侵蚀第28页
        4. 培育环境遭遇国外媒体的干扰第28-30页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0-36页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培育环境发生变化第30-31页
        1. 高职教师的新媒体技术水平进步迟缓第30页
        2. 高职院校的新媒体教学设施更新滞后第30-31页
    (二)新媒体对培育主客体造成的影响第31-33页
        1. 新媒体传播的多向性造成培育主体的权威受损第31-32页
        2. 新媒体传播的失序性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判断第32-33页
        3. 新媒体传播的虚拟性引发学生心理信任危机第33页
    (三)新媒体时代网络自由与监管遭遇困境第33-36页
        1.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第34页
        2. 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第34-35页
        3. 网络监督和管理障碍第35-36页
四、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第36-44页
    (一)提升高职思政教师在培育中的主导性第36-39页
        1. 突破思政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第36-37页
        2. 提升思政教师对新媒体的认知和运用第37-38页
        3.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第38-39页
    (二)开展高职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第39-41页
        1. 培养学生深层理解新媒体内涵的能力第39-40页
        2. 培养学生正确剖析新媒体信息的能力第40页
        3. 培养学生与教师运用新媒体交流的习惯第40-41页
    (三)依托新媒体优势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第41-44页
        1. 提升新媒体在校园的引领作用第41-42页
        2. 加强对新媒体网络的监督和管理第42-43页
        3. 开启家庭和学校的联动培育模式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铑(Ⅲ)催化咪唑并[1,2-α]吡啶的双腈基化反应
下一篇:不同包装方式对冷却牛肉品质及微生物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