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园林树木害虫概述 | 第10-12页 |
1.1.1 园林树木害虫发生特点及原因 | 第10-11页 |
1.1.2 园林树木害虫防治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1.1.3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进展 | 第11-12页 |
1.1.4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 光肩星天牛研究现状概述 | 第12-17页 |
1.2.1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区 | 第13页 |
1.2.2 光肩星天牛的寄生树种 | 第13-14页 |
1.2.3 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及习性 | 第14-15页 |
1.2.4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 | 第15页 |
1.2.5 林木对天牛抗性与机制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6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2.1 调查地自然条件 | 第17页 |
2.2 调查公园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2.3 调查方法 | 第18-21页 |
2.3.1 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发生情况调查 | 第18-19页 |
2.3.2 光肩星天牛调查 | 第19-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57页 |
3.1 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发生情况 | 第21-44页 |
3.1.1 河北省部分城市园林树木害虫名录及种类分布情况 | 第21-28页 |
3.1.2 河北省部分城市园林树木害虫危害情况 | 第28-44页 |
3.2 光肩星天牛发生情况 | 第44-57页 |
3.2.1 光肩星天牛对于不同树种的危害情况 | 第44页 |
3.2.2 光肩星天牛在不同城市的危害情况 | 第44-45页 |
3.2.3 光肩星天牛与方位的关系 | 第45-47页 |
3.2.4 光肩星天牛与周围小环境的关系 | 第47-48页 |
3.2.5 光肩星天牛与配植植物数量的关系 | 第48页 |
3.2.6 光肩星天牛与胸径区间的关系 | 第48-50页 |
3.2.7 几个重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3.2.8 几个重要数量性状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1页 |
3.2.9 光肩星天牛危害物理性状因子分析及光肩星天牛危害的综合评价 | 第51-5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4.1 结论 | 第57页 |
4.2 讨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