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雕塑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4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0-11页 |
| 1.5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第2章 肖像雕塑模特的研究 | 第12-20页 |
| 2.1 模特外在的“形” | 第12-15页 |
| 2.1.1 肖像雕塑模特的基本型 | 第12-13页 |
| 2.1.2 西方解剖对模特外形的影响 | 第13-14页 |
| 2.1.3 东方“相由心生”对模特外形的理解 | 第14-15页 |
| 2.2 模特内在的“意” | 第15-18页 |
| 2.2.1 人物性格的差异 | 第15-16页 |
| 2.2.2 教育背景与个人经历的影响 | 第16页 |
| 2.2.3 内在精神特质的表现 | 第16-18页 |
| 2.3“形意”结合 | 第18-20页 |
| 第3章 雕塑创作者的介入 | 第20-26页 |
| 3.1 创作者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 | 第20-21页 |
| 3.1.1 精英教育 | 第20-21页 |
| 3.1.2 世俗传承 | 第21页 |
| 3.2 创作者个人审美经验 | 第21-22页 |
| 3.3 创作者个人作品风格 | 第22-26页 |
| 3.3.1 创作者个人作品风格的形成 | 第22-24页 |
| 3.3.2 创作者对自然的认知 | 第24-26页 |
| 第4章 肖像雕塑作品的表现方式 | 第26-37页 |
| 4.1 传统肖像雕塑的表现方式 | 第26-29页 |
| 4.1.1 传统的肖像雕塑创作 | 第26-27页 |
| 4.1.2 传统材料在肖像雕塑创作中的运用 | 第27-29页 |
| 4.2 开放的肖像雕塑创作语言 | 第29-37页 |
| 4.2.1 科学技术对肖像雕塑创作的影响 | 第29-34页 |
| 4.2.2 观念对肖像雕塑创作的介入 | 第34-37页 |
| 第5章 观众对肖像雕塑的解读 | 第37-40页 |
| 5.1 大众审美的约定俗成 | 第37页 |
| 5.2 个人审美经验的局限 | 第37-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