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马鞍山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造及深化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2 课题背景第11-13页
    1.3 智能电网时代的采集系统发展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外电力采集系统发展第14页
        1.3.2 国内电力采集系统发展第14-15页
        1.3.3 马鞍山采集系统发展第15-16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第16-17页
    1.5 研讨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第18-25页
    2.1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第18-22页
        2.1.1 概述第18-19页
        2.1.2 采集系统组成第19-20页
        2.1.3 系统抄表方案第20-22页
    2.2 马鞍山采集系统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2.2.1 采集系统建设存在问题第22-23页
        2.2.2 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存在的问题第23页
        2.2.3 采集系统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马鞍山采集系统改造方案第25-29页
    3.1 马鞍山采集系统建设要求第25页
    3.2 采集系统改造方案第25-28页
        3.2.1 采集系统总体框图第25-26页
        3.2.2 采集系统基础建设及应用改造方案第26-27页
        3.2.3 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及应用改造方案第27-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马鞍山采集系统的基础建设及新技术应用改造第29-42页
    4.1 马鞍山采集系统基础建设第29-33页
        4.1.1 马鞍山电力需求第29页
        4.1.2 马鞍山采集系统建设第29-30页
        4.1.3 供电网络和采集系统工程施工建设第30-32页
        4.1.4 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第32-33页
    4.2 载波转GPRS技术应用改造第33-35页
        4.2.1 技术应用背景第33-34页
        4.2.2 载波转GPRS系统功能设计第34页
        4.2.3 载波转GPRS现场应用评价第34-35页
    4.3 中压载波通讯技术应用改造第35-41页
        4.3.1 技术应用背景第35-36页
        4.3.2 中压载波通信的系统方案第36-37页
        4.3.3 中压载波通信设备组成第37-38页
        4.3.4 中压载波通信技术应用研讨第38-39页
        4.3.5 中压载波现场应用评价第39-41页
    4.4 现场诊断等新兴技术应用改造第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马鞍山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及新技术应用改造第42-46页
    5.1 马鞍山采集系统软件设计第42-44页
    5.2 PFTTH技术推广应用第44-45页
    5.3 软件运行、调试与实现第45页
    5.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6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深化应用第46-57页
    6.1 线损分析第46-52页
        6.1.1 线损定义第46页
        6.1.2 线损分类和产生原因第46页
        6.1.3 线损分析流程和降损方案第46-47页
        6.1.4 降损方案实施第47-52页
    6.2 反窃电第52-55页
        6.2.1 反窃电现状第52页
        6.2.2 主要窃电方法第52-53页
        6.2.3 构建新型供用电管理机制第53-54页
        6.2.4 应用高科技、新技术防范窃电和反窃电第54-55页
    6.3 实时费控管理第55页
    6.4 电网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服务第55页
    6.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7章 总结及展望第57-59页
    7.1 结论第57页
    7.2 课题取得的成果与创新第57-58页
    7.3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纳米粒子/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光引发自修复效应与机理
下一篇:基于WSN的人体生理参数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