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 自修复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7-23页 |
1.2.1 外援型自修复材料 | 第17-19页 |
1.2.2 本征型自修复材料 | 第19-23页 |
1.3 金纳米粒子 | 第23-31页 |
1.3.1 金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质 | 第23-26页 |
1.3.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6-29页 |
1.3.3 金纳米粒子的应用 | 第29-31页 |
1.4 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的研究及应用 | 第31-35页 |
1.4.1 光热效应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 | 第31-32页 |
1.4.2 光热效应辅助化学气相沉积 | 第32-33页 |
1.4.3 光热效应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应用 | 第33-35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37-44页 |
2.1 实验原料及所用仪器 | 第37-38页 |
2.1.1 实验主要原料 | 第37-38页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8页 |
2.2 材料制备方法 | 第38-41页 |
2.2.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8-39页 |
2.2.2 Au NPs热塑性树脂涂层的制备 | 第39页 |
2.2.3 电泳沉积法制备碳纤维/ Au NPs混杂纤维 | 第39-40页 |
2.2.4 化学接枝法制备玻璃纤维/ Au NPs混杂纤维 | 第40页 |
2.2.5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40页 |
2.2.6 GO-Au NPs材料的制备 | 第40-41页 |
2.3 材料性能研究方法 | 第41-44页 |
2.3.1 涂层性能检测方法 | 第41页 |
2.3.2 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 | 第41-42页 |
2.3.3 拉伸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2.3.4 其他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第3章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热效应研究 | 第44-56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制备 | 第44-49页 |
3.2.1 金纳米粒子的生长机制 | 第44-45页 |
3.2.2 柠檬酸钠法制备金纳米粒子 | 第45-46页 |
3.2.3 晶种法制备金纳米粒子 | 第46-49页 |
3.3 金纳米粒子光热生成机制 | 第49-51页 |
3.4 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研究 | 第51-55页 |
3.4.1 光热升温实验验证分析 | 第51-52页 |
3.4.2 入射光波长对光热效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3 金纳米粒子的粒径对光热效应的影响 | 第53-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金纳米粒子光热引发热塑性涂层自修复研究 | 第56-72页 |
4.1 引言 | 第56-57页 |
4.2 金纳米粒子树脂涂层的性能测试 | 第57-60页 |
4.2.1 Au NPs /PAA涂层的紫外吸收 | 第57-58页 |
4.2.2 Au NPs/PAA涂层的TGA分析 | 第58-59页 |
4.2.3 Au NPs/PAA涂层的常规性能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4.3 金纳米粒子在树脂涂层中的光热性能研究 | 第60-63页 |
4.3.1 Au NPs在树脂涂层中光热升温理论分析 | 第60-61页 |
4.3.2 不同掺杂浓度Au NPs对光热升温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3 不同修复光强对光热升温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 光热效应修复树脂涂层 | 第63-70页 |
4.4.1 涂层修复表征 | 第63-65页 |
4.4.2 涂层修复机理 | 第65-66页 |
4.4.3 涂层修复影响因素分析 | 第66-68页 |
4.4.4 光热多次修复涂层 | 第68-69页 |
4.4.5 光热修复多种树脂涂层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金纳米粒子光热引发纤维/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自修复 | 第72-91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碳纤维/金纳米粒子混杂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72-76页 |
5.2.1 电泳沉积法制备碳纤维/ Au NPs混杂纤维 | 第72-73页 |
5.2.2 不同沉积密度的碳纤维/ Au NPs混杂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第73-75页 |
5.2.3 沉积动力学研究 | 第75-76页 |
5.3 玻璃纤维/金纳米粒子混杂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76-81页 |
5.3.1 玻璃纤维表面硫醇修饰 | 第76-78页 |
5.3.2 玻璃纤维与金纳米粒的复合 | 第78-79页 |
5.3.3 不同沉积密度的玻璃纤维/ Au NPs混杂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第79-81页 |
5.4 光热效应修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 | 第81-90页 |
5.4.1 界面修复表征 | 第81-84页 |
5.4.2 界面修复率分析 | 第84-87页 |
5.4.3 界面多次修复 | 第87页 |
5.4.4 光热效应普适性验证 | 第87-9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6章 氧化石墨烯增强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在热塑性树脂自修复上的应用 | 第91-106页 |
6.1 引言 | 第91页 |
6.2 氧化石墨烯增强金纳米粒子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91-95页 |
6.2.1 氧化石墨烯增强金纳米粒子材料的制备 | 第91-92页 |
6.2.2 氧化石墨烯增强金纳米粒子材料的溶液分散性 | 第92页 |
6.2.3 氧化石墨烯增强金纳米粒子材料的红外光谱 | 第92-94页 |
6.2.4 氧化石墨烯增强金纳米粒子材料的表面形貌 | 第94-95页 |
6.3 基于氧化石墨烯增强金纳米粒子掺杂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95-99页 |
6.3.1 GO-Au NPs/TPU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第95页 |
6.3.2 GO-Au NPs/TPU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第95-97页 |
6.3.3 GO-Au NPs/TPU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第97-99页 |
6.4 基于氧化石墨烯增强金纳米粒子掺杂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光热修复 | 第99-104页 |
6.4.1 氧化石墨烯对金纳米粒子的光热增强 | 第99-100页 |
6.4.2 GO-Au NPs/TPU复合材料光热修复 | 第100-102页 |
6.4.3 GO- Au NPs /TPU复合材料光热修复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2-103页 |
6.4.4 GO-Au NPs/TPU的多次修复 | 第103-10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结论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