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金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应用与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1.1.1 金催化的碳碳三键的反应 | 第10-15页 |
1.1.2 烯烃为底物的反应 | 第15-16页 |
1.1.3 均相金催化的连烯烃为底物的反应 | 第16-17页 |
1.1.4 炔丙基羧酸酯的重排反应 | 第17-18页 |
1.1.5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 第18页 |
1.2 钼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1.2.1 钼(Ⅵ)-双氧配合物催化的氧化反应 | 第18-19页 |
1.2.2 钼(Ⅵ)-双氧配合物催化的还原反应 | 第19-20页 |
1.2.3 钼(Ⅵ)-双氧配合物催化的亲核取代反应 | 第20-21页 |
1.2.4 硝基化合物的分子内成环反应 | 第21-22页 |
1.2.5 醛酮的硫缩化反应 | 第22页 |
1.2.6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 第22页 |
1.2.7 Salan-Mo催化的Pinacol偶联反应 | 第22-23页 |
1.2.8 钼(Ⅵ)-双氧配合物催化的重排反应 | 第23页 |
1.2.9 乳酸脱羟基反应 | 第23页 |
1.3 立题依据 | 第23-24页 |
2. 金(Ⅰ)催化的炔烃杂芳基化反应 | 第24-44页 |
2.1 引言 | 第24-26页 |
2.1.1 铟催化的吡咯衍生物对苯乙炔的加成反应 | 第24-25页 |
2.1.2 钌催化的炔烃与吡咯衍生物的杂芳基化反应 | 第25页 |
2.1.3 钯、铂催化的吡咯衍生物与炔烃的反应 | 第25-26页 |
2.2 金(Ⅰ)催化的炔烃杂芳基化反应 | 第26-30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6-28页 |
2.2.2 三苯基膦氯化金的制备 | 第28页 |
2.2.3 均相金催化剂催化炔与杂环的杂芳基化反应 | 第28-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0-33页 |
2.3.2 反应底物杂环的拓展 | 第33-35页 |
2.3.3 反应底物炔烃的拓展 | 第35-37页 |
2.3.4 反应可能的机理 | 第37-38页 |
2.3.5 产物的表征 | 第38-42页 |
2.4 小结 | 第42-44页 |
3 钼(Ⅵ)催化的苄胺氧化反应研究 | 第44-56页 |
3.1 前言 | 第44-47页 |
3.1.1 以醛或酮为底物合成肟 | 第44-45页 |
3.1.2 以胺为原料合成肟的方法研究 | 第45-46页 |
3.1.3 以醇为底物合成肟 | 第46页 |
3.1.4 其他方法合成肟 | 第46-47页 |
3.2 MoO_2(acac)_2催化的苄胺氧化的反应 | 第47-50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3.2.2 MoO_2(acac)_2的制备 | 第48页 |
3.2.3 无水过氧叔丁醇的制备 | 第48-49页 |
3.2.4 MoO_2(acac)_2催化的苄胺的氧化反应 | 第49-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0-52页 |
3.3.2 苄胺氧化反应底物的拓展 | 第52-53页 |
3.3.3 反应可能的机理 | 第53-54页 |
3.3.4 产物的表征 | 第54-55页 |
3.4 小结 | 第55-56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附录A:部分产物的谱图 | 第66-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