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玻璃包覆非晶微丝的成形与GMI效应 | 第16-27页 |
1.2.1 Taylor纺丝法原理及发展 | 第16-17页 |
1.2.2 非晶丝GMI效应及其理论模型 | 第17-20页 |
1.2.3 GMI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20-27页 |
1.3 GMI效应的温度特性 | 第27-31页 |
1.4 非晶微丝的调制处理工艺 | 第31-33页 |
1.5 非晶微丝的电磁性能 | 第33-35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37-47页 |
2.1 合金熔炼及样品制备 | 第37-42页 |
2.1.1 母合金熔炼 | 第37-38页 |
2.1.2 玻璃包覆非晶丝的成形制备 | 第38页 |
2.1.3 非晶丝的组织与相结构 | 第38-39页 |
2.1.4 非晶丝的力学性能与断裂可靠性 | 第39-42页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2-47页 |
2.2.1 组织与相结构分析 | 第43页 |
2.2.2 磁学性能分析 | 第43-45页 |
2.2.3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2.2.4 电磁参数测量 | 第46-47页 |
第3章 测量参数与状态条件对GMI效应的影响 | 第47-74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测量参数对GMI效应的影响 | 第47-52页 |
3.3 非晶微丝GMI效应的尺寸特性 | 第52-61页 |
3.3.1 微丝长度对GMI效应的影响 | 第52-58页 |
3.3.2 微丝直径对GMI效应的影响 | 第58-61页 |
3.4 玻璃层与金属丝芯间应力对GMI效应的影响 | 第61-73页 |
3.4.1 玻璃层去除前后的GMI效应对比 | 第61-63页 |
3.4.2 金属与玻璃间应力计算与分析 | 第63-7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非晶微丝GMI效应的温度特性 | 第74-91页 |
4.1 引言 | 第74页 |
4.2 GMI效应随环境温度变化趋势 | 第74-81页 |
4.3 GMI效应的温度稳定性 | 第81-83页 |
4.4 降温过程中的GMI效应 | 第83-87页 |
4.5 温度循环过程中的GMI效应 | 第87-8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5章 基于提高非晶丝GMI效应的电流调制处理 | 第91-113页 |
5.1 引言 | 第91-92页 |
5.2 脉冲电流退火调制处理 | 第92-99页 |
5.2.1 脉冲电流的优化 | 第92-95页 |
5.2.2 退火时间及脉冲频率的优化 | 第95-96页 |
5.2.3 脉冲电流退火机理分析 | 第96-99页 |
5.3 低温介质退火调制处理 | 第99-111页 |
5.3.1 退火电流的优化 | 第99-102页 |
5.3.2 退火时间的优化 | 第102-104页 |
5.3.3 低温介质退火机理分析 | 第104-109页 |
5.3.4 后续直流退火处理 | 第109-11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6章 玻璃包覆非晶微丝的电磁性能 | 第113-135页 |
6.1 引言 | 第113页 |
6.2 非晶微丝吸波剂电磁性能的尺寸效应 | 第113-118页 |
6.2.1 复磁导率的尺寸效应 | 第113-116页 |
6.2.2 复介电常数的尺寸效应 | 第116-118页 |
6.3 非晶微丝-石蜡复合材料在不同填充比下的电磁性能 | 第118-129页 |
6.3.1 Co基非晶微丝吸波剂的电磁性能 | 第119-124页 |
6.3.2 Fe基非晶微丝吸波剂的电磁性能 | 第124-129页 |
6.4 直流退火对非晶微丝电磁性能的影响 | 第129-134页 |
6.5 本章小节 | 第134-135页 |
结论 | 第135-137页 |
本文创新性成果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个人简历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