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0.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1.3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0.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0.2.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1 关联概念定义及分析 | 第13-15页 |
1.1.1 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定义及类型划分 | 第13页 |
1.1.2 地方债务内涵分析 | 第13-15页 |
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及风险分析 | 第15-22页 |
2.1 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分析 | 第15-18页 |
2.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析 | 第15-16页 |
2.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分析 | 第16-18页 |
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 | 第18-22页 |
2.2.1 债务风险的原因 | 第18-22页 |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22-35页 |
3.1 模型、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22-29页 |
3.1.1 模型和估计方法 | 第22页 |
3.1.2 样本、变量和数据说明 | 第22-29页 |
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29-35页 |
3.2.1 构建关于25个省市的数据模型 | 第29页 |
3.2.2 实证分析 | 第29-35页 |
4 结论—风险防范与对策 | 第35-39页 |
4.1 风险防范—融资增信 | 第35-36页 |
4.1.1 增信的作用 | 第35页 |
4.1.2 适合我国的增信措施 | 第35-36页 |
4.2 政策建议 | 第36-39页 |
4.2.1 完善债务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4.2.2 监管地方平台公司 | 第37页 |
4.2.3 发展地方资本市场 | 第37-38页 |
4.2.4 管理土地融资风险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