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黄庭坚诗歌自注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自注的研究现状第9-15页
    第二节 黄庭坚诗歌自注的研究构想第15-17页
第一章 文学自注的产生与发展第17-34页
    第一节 文学自注的产生第17-23页
        一、史书自注中体现出的个人色彩第17-20页
        二、合本子注的形式影响第20-21页
        三、魏晋南北朝注释学的发展第21-23页
    第二节 文学自注的发展第23-34页
第二章 黄庭坚诗歌自注分类第34-68页
    第一节 宋代学问型自注的产生第34-43页
        一、外部原因:文化的相对普及第34-39页
        二、内部原因:以学问为诗第39-41页
        三、自注规范的确立第41-43页
    第二节 黄庭坚自注考辨第43-47页
    第三节 黄庭坚自注分类第47-68页
        一、叙事型自注第47-58页
        二、学问型自注第58-68页
第三章 黄庭坚诗歌自注的作用与独立价值第68-95页
    第一节 自注所体现的宋人传播意识第68-71页
    第二节 自注避免误读第71-77页
        一、避免冷僻知识误读第72-74页
        二、避免人名误读第74-76页
        三、避免诗意误读第76-77页
    第三节 自注的文献学意义第77-89页
        一、记载作者的生平形迹与交往第77-82页
        二、对宋代俗谚、轶闻及自创新词的保存第82-84页
        三、记录宋代典籍的流传状况第84-89页
    第四节 诗序、题注及长题第89-95页
        一、题下自注第89-91页
        二、长题与诗序第91-93页
        三、题下自注与题目、诗序第93-95页
第四章 黄庭坚诗歌自注中的诗学思想第95-104页
    第一节 自注与立意第95-96页
    第二节 自注与“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第96-101页
        一、“无一字无来处”第97-98页
        二、“点铁成金”第98-101页
    第三节 自注与“以俗为雅”第101-102页
    第四节 自注与自造语第102-104页
余论 他注对自注的补充第104-110页
    一、他注为人名做补注第104-106页
    二、他注为自注作注第106-108页
    三、他注为自注纠错第108-110页
结语第110-112页
附录一:黄庭坚诗歌自注位置辨析第112-115页
附录二:黄庭坚自注分类(共105条)第115-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作品第129-130页
后记第130-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研究
下一篇: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