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1页
第一章 长春岭地区概况第11-17页
    1.1 区域构造情况第12页
    1.2 区域储层情况第12-13页
    1.3 研究区域资料情况第13页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15页
        1.4.1 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第13页
        1.4.2 砂体薄横向变化快第13-14页
        1.4.3 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第14页
        1.4.4 采集脚印严重第14-15页
    1.5 地震资料叠后目标处理第15-17页
        1.5.1 叠后处理的必要性第15页
        1.5.2 叠后处理方法选择第15-16页
        1.5.3 叠后处理效果分析第16-17页
第二章 重点区块顶面构造精细解释第17-36页
    2.1 小层精细标定第17-20页
        2.1.1 小层标定的基本原则第17页
        2.1.2 子波的选择试验第17-18页
        2.1.3 连井剖面上的小层标定第18页
        2.1.4 利用去砂试验法进行目的层砂体标定第18-19页
        2.1.5 小层标定结果第19-20页
    2.2 精细构造解释第20-21页
        2.2.1 利用多套数据体联合解释断层技术识别小断层第20-21页
        2.2.2 利用三维数据体精细构造解释技术进行构造解释第21页
    2.3 速度研究及变速成图第21-31页
        2.3.1 研究的意义第21页
        2.3.2 影响速度分析的主要因素第21页
        2.3.3 空间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成图第21-24页
        2.3.4 图件精度分析第24-31页
    2.4 构造特征第31-34页
        2.4.1 区域构造特征第31页
        2.4.2 长春岭地区扶余油层顶面构造特征第31-34页
        2.4.3 重点区块局部构造特征第34页
    2.5 断层特征第34-36页
        2.5.1 断层平面展布特征第34页
        2.5.2 断层发育特点第34页
        2.5.3 新老图构造主要变化第34-35页
        2.5.4 扶余油层顶面断层主要变化情况第35-36页
第三章 主力储层砂体预测第36-50页
    3.1 扶余油层宏观地质特征第36-37页
        3.1.1 储层沉积特征第36页
        3.1.2 储层岩性特征第36页
        3.1.3 储层物性特征第36页
        3.1.4 储层展布特征第36-37页
        3.1.5 油气藏类型第37页
    3.2 储层预测难点及对策第37页
    3.3 地震分辨率分析第37-50页
        3.3.1 岩性速度分析第38-39页
        3.3.2 岩性敏感曲线分析第39-40页
        3.3.3 储层流体速度分析第40-41页
        3.3.4 地震属性优选第41-45页
        3.3.5 区块主力小层砂体预测成果描述第45-50页
第四章 含油气资源预测第50-65页
    4.1 储层流体速度分析第50-51页
        4.1.1 长109区块储层流体速度分析第50页
        4.1.2 长107区块储层流体速度第50-51页
    4.2 气层流体置换试验第51-52页
    4.3 气层地震反射特征第52-53页
    4.4 叠前弹性反演处理第53-60页
        4.4.1 叠前弹性反演方法第53页
        4.4.2 利用叠前弹性反演属性进行烃类检测第53-56页
        4.4.3 长109区块预测含油气面积分布描述第56-58页
        4.4.4 长107区块预测含油气面积分布描述第58-60页
    4.5 含油气资源预测第60-65页
        4.5.1 油藏特征第60-61页
        4.5.2 石油资源预测参数确定第61-62页
        4.5.3 天然气资源预测参数确定第62页
        4.5.4 石油预测储量计算第62-63页
        4.5.5 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餐后演讲》第一和二章的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硫化机群组上下料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