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2000---2014年教学情境的期刊会议硕博士论文分析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1 情境 | 第16页 |
2.1.2 教学情境 | 第16-17页 |
2.1.3 有效性 | 第17页 |
2.1.4 评优课 | 第17页 |
2.2 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2.2.2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21页 |
3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及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第21-27页 |
3.1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特征 | 第21-23页 |
3.1.1 针对性 | 第21页 |
3.1.2 主体性 | 第21-22页 |
3.1.3 真实性 | 第22页 |
3.1.4 启发性 | 第22页 |
3.1.5 整体性 | 第22-23页 |
3.2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常见类型 | 第23-24页 |
3.2.1 事实情境 | 第23页 |
3.2.2 实验情境 | 第23页 |
3.2.3 问题情境 | 第23-24页 |
3.2.4 经验情境 | 第24页 |
3.2.5 其它的情境 | 第24页 |
3.3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第24-27页 |
4 化学“评优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分析 | 第27-44页 |
4.1 化学“评优课”教学情境的总体情况 | 第27-29页 |
4.2 化学“评优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分析 | 第29-42页 |
4.2.1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总体分析 | 第29-32页 |
4.2.2 面向主体的有效性总体分析 | 第32-35页 |
4.2.3 真实情境的有效性总体分析 | 第35-37页 |
4.2.4 激励发展的有效性总体分析 | 第37-39页 |
4.2.5 形式多样的有效性总体分析 | 第39-42页 |
4.3 研究结论 | 第42-44页 |
5 建议 | 第44-46页 |
6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