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阳离子-π作用对基于碳纳米管的锂离子电池电压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阳离子-π 相互作用简介第9-10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0-16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1-12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特点第12-14页
        1.2.3 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的优缺点第14-16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6-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页
        1.4.3 研究意义第16-19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第19-27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第19-22页
        2.1.1 Hohenberg-Kohn定理和Kohn-sham方程第19-20页
        2.1.2 交换关联泛函第20-22页
        2.1.3 密度泛函理论的扩展第22页
        2.1.4 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第22页
    2.2 常用计算软件包第22-25页
        2.2.1 Gaussian第23页
        2.2.2 VASP第23页
        2.2.3 Materials Studio第23-24页
        2.2.4 SIESTA第24页
        2.2.5 WIEN2k第24页
        2.2.6 Quantum Espresso第24-25页
    2.3 理论计算方法的选取第25-27页
        2.3.1 计算方法及计算软件选取第25页
        2.3.2 锂离子/锂原子—碳纳米管计算模型简介第25-27页
第三章 阳离子-π 作用对基于碳纳米管的锂离子电池电压的影响第27-37页
    3.1 锂离子和锂原子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吸附第27-32页
        3.1.1 锂离子与锂原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吸附能第27-29页
        3.1.2 锂离子与锂原子碳纳米管作用的物理机制第29-31页
        3.1.3 锂离子和锂原子在最稳定吸附位置吸附能的变化第31-32页
    3.2 以碳纳米管为阳极时锂离子电池的电压第32-35页
        3.2.1 以碳纳米管为阳极时锂离子电池电极反应式第32页
        3.2.2 阳离子-π 作用对基于碳纳米管的锂离子电池电压的影响第32-33页
        3.2.3 电池电压随碳纳米管半径的变化第33-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37-39页
    4.1 总结第37页
    4.2 展望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有效性的分析--以“评优课”为例
下一篇:柴达木枸杞鲜药汁对高脂血症患者肾阳虚证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