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消化和膜污染特性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5页
    1.1 水污染问题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第12-19页
        1.1.1 我国的水污染问题第12-14页
        1.1.2 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第14-16页
        1.1.3 剩余污泥的产生及特点第16-17页
        1.1.4 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第17-19页
        1.1.5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第19页
    1.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第19-25页
        1.2.1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诞生和发展第19-20页
        1.2.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特点第20-21页
        1.2.3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1-23页
        1.2.4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泥消化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特征及其控制方法第25-29页
        1.3.1 膜污染概述第25页
        1.3.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特征第25-27页
        1.3.3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控制及清洗方法第27-29页
    1.4 混凝剂在膜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第29-34页
        1.4.1 混凝剂的种类及特点第29-30页
        1.4.2 混凝剂的作用机理第30-31页
        1.4.3 混凝剂在膜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第31-34页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34-35页
        1.5.1 研究目的第34页
        1.5.2 研究内容第34-35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5-61页
    2.1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参数及运行条件第35-37页
        2.1.1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参数第35-36页
        2.1.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条件第36-37页
    2.2 膜过滤阻力的测定及膜污染的表征第37-39页
        2.2.1 膜过滤阻力的测定方法第37-38页
        2.2.2 膜污染的表征方法第38-39页
    2.3 污泥混合液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的测定第39-53页
        2.3.1 污泥混合液物理性状的测定第39-41页
        2.3.2 污泥混合液化学性状的测定第41-53页
        2.3.3 污泥混合液生物学性状的测定第53页
    2.4 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分析方法第53-60页
        2.4.1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第53-58页
        2.4.2 Illumina高通量测序第58页
        2.4.3 统计及分析方法第58-60页
    2.5 其它水质指标分析方法第60-61页
第3章 好氧MBR工艺剩余污泥的厌氧可消化性第61-76页
    3.1 短期厌氧消化试验的材料和方法第61-63页
        3.1.1 污泥样品的获取第61-62页
        3.1.2 试验装置及方法第62页
        3.1.3 产气效率评价第62-63页
    3.2 好氧MBR工艺剩余污泥的厌氧可消化性第63-65页
        3.2.1 产气效率对比第63-64页
        3.2.2 VS降解率对比第64-65页
    3.3 影响剩余污泥厌氧可消化性的因素第65-72页
        3.3.1 工艺运行条件对剩余污泥厌氧可消化性的影响第65-68页
        3.3.2 工艺进水水质对剩余污泥厌氧可消化性的影响第68-72页
    3.4 AnMBR用于处理MBR剩余污泥第72-75页
        3.4.1 污泥浓度和TMP的变化第72-74页
        3.4.2 循环剪切力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第74-75页
    3.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4章 SMP的膜污染机理解析第76-97页
    4.1 SMP的基本特征第76-78页
        4.1.1 SMP的有机组成及膜截留特征第76-77页
        4.1.2 SMP的三维荧光图谱特征第77-78页
        4.1.3 SMP的分子量分布特征第78页
    4.2 钙镁离子在SMP膜污染过程中的作用第78-83页
        4.2.1 AnMBR中膜对钙镁离子的截留第79-80页
        4.2.2 钙镁离子对SMP微滤特性的影响第80页
        4.2.3 钙镁离子对SMP粒径分布的影响第80-81页
        4.2.4 钙镁离子对SMP滤出液中有机物的影响第81-82页
        4.2.5 钙镁离子对污染层物理清洗的影响第82-83页
    4.3 SMP中亲疏水性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第83-93页
        4.3.1 亲疏水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第84-88页
        4.3.2 亲疏水性有机物的微滤特性第88-91页
        4.3.3 亲疏水性有机物的污染层特征第91页
        4.3.4 亲疏水性有机物污染层的可逆性第91-93页
    4.4 AnMBR中凝胶层的特征第93-95页
        4.4.1 凝胶层中的官能团特征第94-95页
        4.4.2 凝胶层污染物与钙离子的络合强度第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混凝剂用于AnMBR膜污染控制的研究第97-111页
    5.1 混凝剂对厌氧消化污泥过滤性能的改善第97-100页
        5.1.1 混凝剂投加量对污泥过滤比阻的影响第97-98页
        5.1.2 混凝剂投加量对污泥混合液性状的影响第98-99页
        5.1.3 混凝剂改善污泥过滤性能的机理分析第99-100页
    5.2 混凝剂对短期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第100-104页
        5.2.1 混凝剂对厌氧消化产气过程的影响第100-101页
        5.2.2 混凝剂对辅酶F420和磷元素分布的影响第101-103页
        5.2.3 影响厌氧产气效率因素的分析第103-104页
    5.3 投加混凝剂对AnMBR膜污染的控制效果第104-110页
        5.3.1 膜组件的临界通量第104-105页
        5.3.2 不同投加方式下膜污染的发展第105-107页
        5.3.3 混凝剂对AnMBR内污泥混合液性状的影响第107-109页
        5.3.4 混凝剂对AnMBR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第109-110页
    5.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6章 膜污染清洗方法研究第111-119页
    6.1 AnMBR的膜污染阻力分布第111-113页
        6.1.1 清洗前后TMP的发展第111-112页
        6.1.2 污染膜过滤阻力的构成第112-113页
    6.2 化学清洗方法优化第113-118页
        6.2.1 化学清洗对过滤阻力的恢复第113-115页
        6.2.2 化学清洗前后污染层的特征第115-118页
    6.3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7章 AnMBR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第119-140页
    7.1 主体混合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第119-132页
        7.1.1 系统内微生物的多样性第119-125页
        7.1.2 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第125-127页
        7.1.3 微生物的注释与分类第127-132页
    7.2 滤饼层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第132-135页
        7.2.1 滤饼层与混合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第132-134页
        7.2.2 滤饼层中的特征微生物第134-135页
    7.3 剩余污泥对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35-139页
        7.3.1 剩余污泥与消化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第135-138页
        7.3.2 剩余污泥中的特征微生物第138-139页
    7.4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8章 结论与建议第140-142页
    8.1 结论第140-141页
    8.2 建议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2页
致谢第152-15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渭河(陕西段)综合治理前后水质变化及预测
下一篇:高中生化学学习结果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