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kano模型的顺风车服务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现状第9-11页
        1.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现状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2.1 课题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课题研究意义第11-13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论文框架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kano模型理论分析第15-24页
    2.1 kano模型理论概念第15-20页
        2.1.1 kano模型的研究发展现状第15-16页
        2.1.2 kano模型的二维属性第16-18页
        2.1.3 kano模型的二维属性实现方式第18-20页
    2.2 kano模型在移动互联网产品中的应用体现第20-22页
        2.2.1 页面功能信息第21页
        2.2.2 页面层级结构第21-22页
        2.2.3 整体可用性第22页
    2.3 kano模型在用户方面的贡献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基于滴滴打车市场缺口的顺风车设计流程第24-49页
    3.1 滴滴打车概述第24-29页
        3.1.1 滴滴打车产品线市场现状第24-26页
        3.1.2 滴滴打车产品缺口第26-29页
    3.2 拼车用户需求研究第29-32页
        3.2.1 拼车用户需求发展第29-31页
        3.2.2 软件拼车用户访问第31-32页
    3.3 kano模型在顺风车产品中的功能框架预想第32-45页
        3.3.1 各功能要素在kano二维属性的归类第32-37页
        3.3.2 功能优先级组合第37-45页
    3.4 用户感知下的视觉服务设计要求分析第45-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kano模型下的顺风车设计功能实现第49-63页
    4.1 人设场景剧本第49页
    4.2 角色高保真端内呈现第49-58页
        4.2.1 乘客端订单流程效果图第49-51页
        4.2.2 司机端订单流程效果图第51页
        4.2.3 其他功能高保真效果呈现第51-58页
    4.3 设计验证与细化第58-60页
        4.3.1 设计验证第58-59页
        4.3.2 设计细化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3页
第5章 项目总结与功效分析第63-65页
    5.1 项目总结第63页
    5.2 产品功能效益分析第63-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1 关于拼车用户的访问用表第70-71页
附录2 关于拼车步骤的相关功能满意度问卷第71-74页
附录3 关于用户需求属性better-worse系数值统计结果第74-75页
附录4 关于滴滴顺风车满意度问卷第75-76页
附录5 关于滴滴顺风车用户反馈汇总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商银行泉州分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微视频知识树”在初中信息技术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