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说明 | 第22-2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5-36页 |
1.1 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28-33页 |
1.1.1 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 第28-29页 |
1.1.2 煤制天然气研究现状 | 第29-33页 |
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3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第二章 煤制天然气过程技术 | 第36-50页 |
2.1 煤制天然气的煤气化技术 | 第38-46页 |
2.1.1 主要煤气化技术概述 | 第38-40页 |
2.1.2 主要煤气化技术的比较 | 第40-46页 |
2.2 煤制天然气的甲烷化技术 | 第46-49页 |
2.2.1 主要甲烷化技术概述 | 第46-48页 |
2.2.2 主要甲烷化技术的比较 | 第48-4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技术经济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第50-68页 |
3.1 技术经济分析 | 第50页 |
3.2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3.2.1 内部成本 | 第51页 |
3.2.2 外部成本 | 第51页 |
3.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第51-56页 |
3.3.1 LCA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52-53页 |
3.3.2 LCA方法与框架 | 第53-56页 |
3.4 生命周期模型 | 第56-66页 |
3.4.1 数据来源与论证 | 第56-57页 |
3.4.2 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 第57-59页 |
3.4.3 煤制天然气路径的生命周期模型 | 第59-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SNG用于城市燃气领域时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68-82页 |
4.1 生命周期模型 | 第69-74页 |
4.1.1 SNG及替代路线的生命周期边界 | 第69-71页 |
4.1.2 SNG内部成本的计算 | 第71-74页 |
4.1.3 生命周期环境排放清单 | 第74页 |
4.2 SNG与传统燃料路径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74-81页 |
4.2.1 SNG与天然气的对比 | 第74-76页 |
4.2.2 SNG用作供热燃气与煤和天然气的对比 | 第76-78页 |
4.2.3 SNG用作民用燃气与LPG的对比 | 第78-79页 |
4.2.4 SNG用作公交燃气与柴油和甲醇的对比 | 第79-8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SNG用作供热燃气时的生命周期评价 | 第82-97页 |
5.1 生命周期模型 | 第83-87页 |
5.1.1 生命周期边界和功能单位 | 第83-84页 |
5.1.2 生命周期清单 | 第84-87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87-95页 |
5.2.1 灰霾污染物排放 | 第87-89页 |
5.2.2 温室气体排放 | 第89-93页 |
5.2.3 生命周期能耗 | 第93-9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煤电与SNG的生命周期评价 | 第97-111页 |
6.1 褐煤发电技术的选择 | 第97-98页 |
6.2 生命周期模型 | 第98-104页 |
6.2.1 生命周期边界和功能单位 | 第98-99页 |
6.2.2 终端使用设备 | 第99页 |
6.2.3 建模与数据收集 | 第99-104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0页 |
6.3.1 灰霾污染物排放 | 第104-105页 |
6.3.2 温室气体排放 | 第105-107页 |
6.3.3 生命周期煤炭和水资源消耗 | 第107-11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附件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