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腹式石拱桥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石拱桥的发展概述 | 第11-14页 |
1.2 石拱桥的设计计算发展概述 | 第14-20页 |
1.2.1 石拱桥合理拱轴线的确定 | 第14-16页 |
1.2.2 石拱桥拱圈的合理截面 | 第16页 |
1.2.3 石拱桥的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4 国外圬工拱桥检测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实腹式石拱桥承载力计算评定的意义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腹式石拱桥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概述 | 第23-27页 |
2.1 现行规范的计算评定要求 | 第23-24页 |
2.2 其他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2.2.1 等效梁柱法 | 第24-25页 |
2.2.2 有限元分析法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腹式石拱桥结构仿真分析 | 第27-43页 |
3.1 概述 | 第27页 |
3.2 石砌体的本构关系 | 第27-30页 |
3.2.1 石料的本构关系 | 第27-28页 |
3.2.2 砂浆的本构关系 | 第28-29页 |
3.2.3 石砌体的本构关系 | 第29-30页 |
3.3 单跨石拱桥三维仿真分析模型 | 第30-33页 |
3.3.1 概述 | 第30-31页 |
3.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3.4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3-35页 |
3.4.1 拱顶位置加载集中力 | 第33-34页 |
3.4.2 1/4跨位置加载集中力 | 第34-35页 |
3.5 拱上建筑联合作用分析 | 第35-36页 |
3.6 标准图集实腹拱桥承载潜力分析 | 第36-42页 |
3.6.1 承载潜力的量化方法 | 第37页 |
3.6.2 承载潜力系数计算 | 第37-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实腹式石拱桥的病害分析 | 第43-57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实腹式石拱桥常见病害及其分析 | 第43-46页 |
4.2.1 主要病害 | 第43-46页 |
4.2.2 次要病害 | 第46页 |
4.3 石砌体的破坏机理 | 第46-48页 |
4.4 石砌体病害有限元模型 | 第48-50页 |
4.4.1 石砌体裂缝的Ansys模拟原理 | 第48-49页 |
4.4.2 已存在裂缝的有限元模拟 | 第49-50页 |
4.5 实腹式石拱桥的病害模拟及分析 | 第50-56页 |
4.5.1 裸拱的破坏机理 | 第50-51页 |
4.5.2 标准拱的拱圈破坏 | 第51-52页 |
4.5.3 拱石脱落病害模拟 | 第52-54页 |
4.5.4 拱顶竖向裂缝病害模拟 | 第54-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承载潜力系数法及其适用范围 | 第57-68页 |
5.1 概述 | 第57页 |
5.2 常规方法评定承载能力方法分析 | 第57-63页 |
5.2.1 规范基本要求 | 第57-58页 |
5.2.2 规范方法的承载能力评定内容及其流程 | 第58-60页 |
5.2.3 规范方法的承载能力评定精度分析 | 第60-62页 |
5.2.4 规范方法的承载能力评定的局限性分析 | 第62-63页 |
5.3 工程反分析法检定承载能力 | 第63-65页 |
5.3.1 选择待识别的结构参数 | 第63-64页 |
5.3.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识别 | 第64-65页 |
5.4 承载潜力系数法 | 第65-67页 |
5.4.1 承载潜力系数法的理论推导 | 第65-66页 |
5.4.2 承载潜力系数法的适用范围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