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TCM-COFDM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物理层安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0-1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14页
        1.3.1 论文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物理层安全原理第14-24页
    2.1 物理层安全概念及评价方法第14-16页
        2.1.1 信道容量及保密容量第14页
        2.1.2 差异化信道及安全界第14-16页
    2.2 窃听信道模型第16-22页
        2.2.1 窃听信道模型及保密容量第16-18页
        2.2.2 高斯窃听信道模型及保密容量第18-20页
        2.2.3 瑞利衰落窃听信道模型及保密容量第20-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TCM-COFDM系统性能分析第24-46页
    3.1 数字通信系统及信道编码第24-25页
    3.2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5-32页
        3.2.1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的基本结构第25-28页
        3.2.2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的构成原理及规则第28-29页
        3.2.3 网格编码调制的编码增益第29-32页
    3.3 网格编码调制的译码第32-33页
        3.3.1 维特比译码的思想和原理第32-33页
        3.3.2 TCM编码的Viterbi译码算法第33页
    3.4 TCM-COFDM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33-36页
        3.4.1 TCM-COFDM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第34-36页
        3.4.2 TCM-COFDM系统的优缺点第36页
    3.5 TCM-COFDM系统的性能研究第36-43页
        3.5.1 TCM技术的一般仿真模型及性能第37-41页
        3.5.2 TCM-COFDM系统的性能仿真及安全性分析第41-43页
    3.6 打孔TCM编码的安全优势及缺点第43页
    3.7 本章小结第43-46页
第四章 基于打孔的TCM-COFDM系统的安全性研究第46-62页
    4.1 PTCM-COFDM系统的安全性研究第46-56页
        4.1.1 PTCM-COFDM系统方案第46-47页
        4.1.2 打孔网格编码及其译码第47-49页
        4.1.3 PTCM-COFDM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第49-51页
        4.1.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1-56页
    4.2 基于人工噪声的PTCM-COFDM系统的安全性提升研究第56-61页
        4.2.1 协作干扰下的衰落窃听信道以及对安全性的提升第56-58页
        4.2.2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8-61页
    4.3 与现有相关算法的对比第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下一篇: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