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追问与灵魂突围--论路遥小说的存在主义意蕴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路遥小说存在主义意蕴的艺术形态 | 第15-34页 |
第一节 主题话语:以“孤独”和“自由”为内核 | 第15-20页 |
一、孤独:启蒙主体的空间焦虑与自我认同 | 第15-18页 |
二、自由:爱情“道德”中的伦理选择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叙事范型:从“乡愁”到“家园” | 第20-25页 |
一、历史转型中“漂泊者”的心态寻踪 | 第20-22页 |
二、精神家园的个体追寻 | 第22-25页 |
第三节 创作思维:象征化的审美隐喻 | 第25-28页 |
一、孙少平式“伤疤”:生存意志的审美表现 | 第25-27页 |
二、“黑猫”之死:虚无的生命体验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悲剧性风格:社会历史的“牺牲品” | 第28-32页 |
一、“过客”式爱情中的悲剧命运 | 第28-30页 |
二、“直指本心”的悲剧意识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存在主义思想与路遥的精神之路 | 第34-42页 |
第一节 生命体验与存在主义的精神遇合 | 第34-37页 |
一、生存经验的主观体悟 | 第34-36页 |
二、创作思想的外在参照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新启蒙语境中“价值重估”的熏染 | 第37-41页 |
一、文化启蒙主题的新关注 | 第37-39页 |
二、传统现实主义的现代表现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个体生命存在创作的反思与出路 | 第42-48页 |
第一节 思想反思:怀疑与批判意识的“缺场”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审美出路: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路遥作品年表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