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体系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6-18页
    1.2 研究意义第18-23页
    1.3 概念界定第23-28页
        1.3.1 社会子网络划分第23-26页
        1.3.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范畴第26-28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28-31页
        1.4.1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2 研究内容第29-31页
    1.5 创新点第31-34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34-61页
    2.1 社会网络的概念与理论第34-41页
        2.1.1 社会网络的概念第34-38页
        2.1.2 社会网络理论第38-41页
    2.2 交易成本理论第41-43页
        2.2.1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融资第41-42页
        2.2.2 交易成本与企业融资第42页
        2.2.3 社会网络视角的解决方法第42-43页
    2.3 社会网络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第43-58页
        2.3.1 政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第43-47页
        2.3.2 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第47-51页
        2.3.3 企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第51-54页
        2.3.4 产学研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第54-56页
        2.3.5 人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第56-57页
        2.3.6 融资中介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第57-58页
    2.4 简要述评及本文研究方向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社会网络对贷款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第61-70页
    3.1 社会网络维度第61-66页
    3.2 社会子网络与贷款的关系模型构建第66-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社会网络与贷款能力:网络质量视角第70-92页
    4.1 网络质量与贷款能力关系假设第70-75页
        4.1.1 政企网络质量对贷款能力的影响第70-71页
        4.1.2 银企网络质量对贷款能力的影响第71-72页
        4.1.3 企业网络质量对贷款能力的影响第72页
        4.1.4 产学研网络质量对贷款能力的影响第72-73页
        4.1.5 人企网络质量对贷款能力的影响第73-74页
        4.1.6 中介网络质量对贷款能力的影响第74-75页
    4.2 研究设计第75-83页
        4.2.1 调研与数据第75-77页
        4.2.2 变量指标测度第77-83页
    4.3 实证分析第83-89页
        4.3.1 数据基本分析第83-85页
        4.3.2 结构方程分析第85-89页
    4.4 实证结果的启示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社会网络与贷款可得性:关系强度视角第92-123页
    5.1 贷款支持行为描述性统计分析第92-99页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99-104页
        5.2.1 理论分析第99-100页
        5.2.2 政企网络关系强度对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100-101页
        5.2.3 银企网络关系强度对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101页
        5.2.4 企业网络关系强度对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101-102页
        5.2.5 产学研网络关系强度对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102-103页
        5.2.6 人企网络关系强度对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103页
        5.2.7 中介网络关系强度对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103-104页
    5.3 研究设计第104-108页
        5.3.1 样本与数据第104-105页
        5.3.2 变量选取与测度第105-108页
    5.4 实证分析第108-119页
        5.4.1 描述性统计结果第108-109页
        5.4.2 模型与回归结果第109-116页
        5.4.3 稳健性检验第116-119页
    5.5 实证结果的启示第119-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六章 社会网络与贷款结构:嵌入性视角第123-150页
    6.1 引言第123-124页
    6.2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124-129页
        6.2.1 两类嵌入性网络对贷款结构的影响第125-127页
        6.2.2 两类嵌入性网络对贷款结构的替代关系第127-128页
        6.2.3 两类嵌入性网络对贷款违约率的影响第128-129页
    6.3 研究设计第129-132页
        6.3.1 样本与数据第129-130页
        6.3.2 变量测度第130-132页
    6.4 实证分析第132-147页
        6.4.1 拥有嵌入性网络关系对贷款结构的影响第132-135页
        6.4.2 两类嵌入性网络关系对贷款结构影响的替代效应第135-141页
        6.4.3 两类嵌入性网络关系对贷款违约率的影响比较第141-142页
        6.4.4 稳健性检验第142-147页
    6.5 实证结果的启示第147-149页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第15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6页
附录1 “中小企业贷款能力”调查问卷第176-178页
附录2 “中小企业贷款可得性”调查问卷第178-181页
附录3 “社会网络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调查问卷第181-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82-183页
致谢第183-186页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酶放大的核酸检测研究
下一篇: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