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金属铜中辐照损伤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2章 辐照损伤与分子动力学方法简介第16-26页
    2.1 辐照损伤第16-17页
        2.1.1 辐照效应第16页
        2.1.2 级联碰撞第16-17页
        2.1.3 辐照缺陷第17页
    2.2 分子动力学方法第17-26页
        2.2.1 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8-20页
        2.2.2 辐照损伤模拟势函数的构建第20-23页
        2.2.3 辐照点缺陷的识别第23-26页
第3章 预应变场对级联碰撞的影响第26-38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模型建立与分析方法第27-28页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8-36页
        3.3.1 预应变大小的影响第28-33页
        3.3.2 PKA能量的影响第33-35页
        3.3.3 预应变效应的各向异性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晶界附近的辐照效应第38-52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模型建立与分析方法第39-41页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1-50页
        4.3.1 晶粒内部存活的点缺陷数目第41-44页
        4.3.2 辐照引起的晶界迁移现象第44-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辐照后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第52-60页
    5.1 引言第52-53页
    5.2 模型建立与分析方法第53-54页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4-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嬗变氦对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第60-90页
    6.1 氮泡的冲击响应第60-74页
        6.1.1 引言第60-61页
        6.1.2 模型建立与分析方法第61-62页
        6.1.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2-73页
        6.1.4 小结第73-74页
    6.2 表面缺陷的冲击射流现象第74-90页
        6.2.1 引言第74-75页
        6.2.2 模型建立与分析方法第75-76页
        6.2.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76-89页
        6.2.4 小结第89-9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4页
    7.1 全文总结第90-91页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91-92页
    7.3 未来工作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速方腔流动及控制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关于四维流形中的Kapustin-Witten方程的一些分析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