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5.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5.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第2章 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23-33页 |
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23-25页 |
2.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23-24页 |
2.1.2 长沙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24-25页 |
2.2 人口老龄化特点 | 第25-30页 |
2.3 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 第30-33页 |
2.3.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 第30页 |
2.3.2 长沙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 第30-33页 |
第3章 长沙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33-45页 |
3.1 长沙市现行养老模式分析 | 第33-35页 |
3.1.1 家庭养老 | 第33页 |
3.1.2 社区养老 | 第33-34页 |
3.1.3 机构养老 | 第34-35页 |
3.2 长沙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 第35-37页 |
3.2.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概况 | 第35-36页 |
3.2.2 长沙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3.3 长沙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行性分析 | 第37-45页 |
3.3.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38-42页 |
3.3.2 长沙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行性 | 第42-45页 |
第4章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及困难 | 第45-55页 |
4.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 第45-50页 |
4.1.1 国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 第45-48页 |
4.1.2 国内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 第48-50页 |
4.2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困难及其产生原因 | 第50-55页 |
4.2.1 我国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困难 | 第50-51页 |
4.2.2 长沙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困难 | 第51-52页 |
4.2.3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困难的原因 | 第52-55页 |
第5章 长沙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 | 第55-65页 |
5.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55-57页 |
5.2 长沙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 | 第57-65页 |
5.2.1 强化政府职责、发挥主导作用 | 第57-58页 |
5.2.2 设立专门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监督部门 | 第58页 |
5.2.3 规范养老服务机构门槛和服务及收费标准 | 第58-59页 |
5.2.4 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多种医保报销制度 | 第59-61页 |
5.2.4.1 实行全国老年人异地医疗报销联网制度 | 第60页 |
5.2.4.2 分层调整养老服务的报销比例 | 第60-61页 |
5.2.4.3 建立老年人“门诊报销”制度 | 第61页 |
5.2.5 对老人实行按需分等级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 | 第61-62页 |
5.2.5.1 生活自理的老人实行社区居家养老 | 第61-62页 |
5.2.5.2 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实行机构养老 | 第62页 |
5.2.6 建设人才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