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词人刘麟生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8-10页 |
三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刘麟生家世与交游考论 | 第11-27页 |
第一节 刘麟生家世考论 | 第11-19页 |
一 祖父——刘秉钧 | 第11-12页 |
二 伯祖——刘秉璋 | 第12-14页 |
三 父——刘体蕃 | 第14-16页 |
四 堂弟——刘凤生 | 第16-17页 |
五 堂弟——刘芝生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刘麟生交游考论 | 第19-27页 |
一 庞树柏 | 第19-21页 |
二 陈诗 | 第21-22页 |
三 夏敬观 | 第22-23页 |
四 朱祖谋 | 第23-24页 |
五 瞿宣颖 | 第24-25页 |
六 邹韬奋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刘麟生著述考 | 第27-36页 |
第一节 刘麟生诗词著作考述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刘麟生文学史及文学理论著作考述 | 第28-31页 |
一 刘麟生文学概论著作知见 | 第29-30页 |
二 刘麟生文学史著作知见 | 第30-31页 |
三 刘麟生诗词编选著作知见 | 第31页 |
第三节 刘麟生其他著作考述 | 第31-36页 |
第三章 刘麟生词研究 | 第36-46页 |
第一节 刘麟生词的题材及思想内容 | 第36-43页 |
一 刘麟生词的主要题材类型 | 第36-41页 |
二 刘麟生词的主要思想内容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刘麟生词的艺术特征 | 第43-46页 |
一 词境凄清深婉 | 第44-45页 |
二 章法细密周至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刘麟生词学思想研究 | 第46-56页 |
第一节 刘麟生的词体观 | 第46-51页 |
一 词体起源 | 第46-47页 |
二 词体特性 | 第47页 |
三 词体风格 | 第47-51页 |
第二节 词人词作论 | 第51-56页 |
一 刘麟生论唐五代、两宋名家词 | 第51-54页 |
二 刘麟生评清及近人词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附录一 刘麟生年谱简编 | 第57-63页 |
附录二 刘麟生诗词作品辑佚 | 第63-71页 |
一 刘麟生旧体诗作辑佚 | 第63-66页 |
二 刘麟生词作辑佚 | 第66-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