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欧盟航空“碳关税”概述 | 第10-21页 |
(一) 欧盟航空“碳关税”的概念 | 第10-12页 |
1、概念的由来 | 第10-11页 |
2、概念的提出 | 第11页 |
3、概念的确立 | 第11-12页 |
(二) 欧盟航空“碳关税”的背景 | 第12-15页 |
1、国际气候谈判的源起: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 | 第12-13页 |
2、气候治理目标与原理的提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第13页 |
3、温室气体具体减排方案的确定:《京都议定书》 | 第13-14页 |
4、国际气候谈判新动向:《巴黎协议》 | 第14-15页 |
(三) 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立法演进 | 第15-17页 |
1、萌芽:欧盟2003/87/EC号指令 | 第15页 |
2、确立:欧盟2008/101/EC号指令 | 第15-16页 |
3、暂停:欧盟2014/421/EU号指令 | 第16-17页 |
(四) 欧盟航空“碳关税”之性质辨析 | 第17-21页 |
1、航空“碳关税”不是关税 | 第17页 |
2、航空“碳关税”不是碳税 | 第17-18页 |
3、航空“碳关税”是边境调节措施 | 第18-21页 |
二、欧盟航空“碳关税”的内容 | 第21-25页 |
(一) 目标与适用范围 | 第21-22页 |
1、目标 | 第21页 |
2、适用范围 | 第21-22页 |
(二) 主管成员国 | 第22页 |
1、界定 | 第22页 |
2、确定方法 | 第22页 |
(三) 配额的分配与交易制度 | 第22-24页 |
1、配额分配基准的确定 | 第23页 |
2、配额总量设置与分配 | 第23页 |
3、配额拍卖 | 第23-24页 |
(四) 监测、报告与处罚机制 | 第24-25页 |
1、监测和报告机制 | 第24页 |
2、“运行禁止令”和罚款 | 第24-25页 |
三、欧盟航空“碳关税”的合法性分析 | 第25-37页 |
(一) 从环境法的角度分析 | 第25-28页 |
1、违反“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第25-26页 |
2、违反《京都议定书》强制减排规定 | 第26-27页 |
3、《巴黎协定》下的预测性分析 | 第27-28页 |
(二) 从贸易法的角度分析 | 第28-33页 |
1、违反国民待遇原则 | 第28-29页 |
2、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 | 第29-31页 |
3、不符合一般例外条款的规定 | 第31-33页 |
(三) 从航空法角度分析 | 第33-37页 |
1、违反了《芝加哥公约》对领空主权的规定 | 第35-36页 |
2、违反了《芝加哥公约》关于税费方面的规定 | 第36-37页 |
四、欧盟航空“碳关税”的未来发展路径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 第37-43页 |
(一) 未来发展路径 | 第37-38页 |
1、修改与国际法不相容处之后再实施 | 第37-38页 |
2、在双边或多边协议下逐步推行航空“碳关税”措施 | 第38页 |
(二) 中国的应对措施 | 第38-43页 |
1、国际层面:推动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2、针对欧盟:联合他国抵制,加强沟通谈判 | 第39-40页 |
3、国内层面:推进国内减排,掌握国际谈判主动权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附表1:《公约》历次缔约方会议情况总结 | 第44-46页 |
附表2:欧盟各成员国加入欧盟的时间表 | 第46-47页 |
附表3:对2003/87/EC号指令的历次修订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