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 微生态制剂 | 第9-14页 |
1.1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现状 | 第9页 |
1.2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及特性 | 第9-10页 |
1.3 芽孢杆菌的分类 | 第10-11页 |
1.4 芽孢杆菌的生物功能 | 第11-13页 |
1.5 芽孢杆菌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 | 第13-14页 |
1.6 肠道微生物的分析及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巨大芽孢杆菌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脏器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16-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1.2 试验设计与饲粮 | 第16页 |
1.3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第16-17页 |
1.4 指标测定 | 第17-18页 |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18页 |
2 结果分析 | 第18-22页 |
2.1 巨大芽孢杆菌对1~70日龄扬州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18-20页 |
2.2 巨大芽孢杆菌对1~70日龄扬州鹅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 巨大芽孢杆菌对1~70日龄扬州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 巨大芽孢杆菌对70日龄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22页 |
3 讨论 | 第22-25页 |
3.1 巨大芽孢杆菌对1~70日龄扬州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 巨大芽孢杆菌对1~70日龄扬州鹅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 巨大芽孢杆菌对1~70日龄扬州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4页 |
3.4 巨大芽孢杆菌对70日龄扬州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巨大芽孢杆菌对仔鹅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26-35页 |
试验一 巨大芽孢杆菌对扬州鹅排泄物中氮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6-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26页 |
1.2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26页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6-28页 |
1.4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2.1 巨大芽孢杆菌对扬州鹅排泄物中NH3-N、BUN、UA浓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 巨大芽孢杆菌对仔鹅排泄物中脲酶活性及尿酸酶相对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2.3 巨大芽孢杆菌对扬州鹅血液中氮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2页 |
4 小结 | 第32页 |
试验二 巨大芽孢杆菌对扬州鹅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第32-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1.2 试验饲粮 | 第33页 |
1.3 样品采集 | 第33页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3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页 |
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巨大芽孢杆菌对仔鹅小肠粘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及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第35-57页 |
试验一 芽孢杆菌对仔鹅小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的影响 | 第35-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35页 |
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35页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5-36页 |
1.4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4 小结 | 第37-38页 |
试验二 巨大芽孢杆菌对仔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38-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8页 |
1.3 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第38页 |
1.4 肠道微生物总DNA的定量及纯度检测 | 第38页 |
1.5 总DNA的PCR扩增及其产物检测 | 第38页 |
1.6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第38-41页 |
1.7 切胶回收差异条带和共性条带并克隆测序 | 第41-43页 |
1.8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2.1 各肠段微生物总DNA的提取结果 | 第43-44页 |
2.2 16S rRNA V3区的扩增结果 | 第44页 |
2.3 巨大芽孢杆菌对70日龄仔鹅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44-48页 |
2.4 不同处理组各肠段菌群相似性分析 | 第48-49页 |
2.5 相同处理组不同肠段菌群相似性分析 | 第49页 |
2.6 不同处理组间鹅不同肠段菌群的PCR-DGGE指纹聚类分析 | 第49-50页 |
2.7 16S rRNA V3区主要电泳条带测序分析 | 第50-51页 |
2.8 不同处理组各肠段优势菌群组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51-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3.1 DGGE样品组成 | 第54页 |
3.2 巨大芽孢杆菌对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 巨大芽孢杆菌对共性及特异性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4 小结 | 第56-57页 |
全文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