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诊断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 课程使命:如何在课堂中贯彻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第13页
        1.1.2 教学困惑:怎样的地理教师是一个真正的教学引导者?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理论发展: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体系研究第14页
        1.2.2 实践推进:促进地理教师课堂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0页
        1.3.1 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第15-17页
        1.3.2 关于课堂引导行为的研究第17-18页
        1.3.3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第18-19页
        1.3.4 关于课堂教学诊断的研究第19-20页
        1.3.5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的评述第20页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0-21页
        1.4.1 研究目标第20-21页
        1.4.2 研究内容第21页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第21-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页
        1.5.2 研究路线第21-23页
2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诊断的概述第23-3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3-25页
        2.1.1 教学行为第23-24页
        2.1.2 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第24页
        2.1.3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第24-25页
    2.2 理论基础解读第25-29页
        2.2.1 引导的起源: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第26-28页
        2.2.2 引导的本质:启发式教学法第28页
        2.2.3 引导的动力:地理教学本质第28-29页
        2.2.4 引导的归属:地理教学相长第29页
    2.3 小结第29-31页
3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诊断量表的构建第31-40页
    3.1 引导行为的特征与实施原则第31-32页
    3.2 引导行为诊断依据的确定第32-33页
        3.2.1 引导行为诊断的显性依据第32-33页
        3.2.2 引导行为诊断的隐性依据第33页
    3.3 引导行为诊断指标的遴选第33-37页
    3.4 引导行为诊断量表的构建第37-39页
        3.4.1 引导行为诊断量表的构建第37-38页
        3.4.2 诊断量表的完善及局限性第38页
        3.4.3 诊断量表的使用注意事项第38-39页
    3.5 小结第39-40页
4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诊断分析第40-61页
    4.1 引导行为诊断对象与路径第40-41页
        4.1.1 诊断对象的确定第40页
        4.1.2 诊断路径的选取第40-41页
        4.1.3 诊断的基本流程第41页
    4.2 诊断的信度和效度第41-42页
    4.3 诊断结果与分析第42-57页
        4.3.1 “地理课堂讲解行为”诊断结果统计分析第43-49页
        4.3.2 “地理课堂提问行为”诊断结果统计分析第49-53页
        4.3.3 “地理课堂呈示行为”诊断结果统计分析第53-57页
    4.4 高中地理教师课堂引导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7-60页
        4.4.1 地理课堂引导行为缺乏思想引领,站位不高第58页
        4.4.2 地理课堂讲解行为缺乏归纳提升,升阶不够第58-59页
        4.4.3 地理课堂提问行为缺乏深入互动,交流不足第59页
        4.4.4 地理课堂呈示行为引导方式单一,变式不多第59-60页
    4.5 小结第60-61页
5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的矫正对策与实证第61-69页
    5.1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61-63页
        5.1.1 学科整体理解薄弱,地理专业素养不足第61-62页
        5.1.2 课标理念领悟不到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第62页
        5.1.3 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学生差异性关注不够第62页
        5.1.4 自我反思能力不足,行为效能感低下第62-63页
    5.2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的矫正对策第63-65页
        5.2.1 完善地理PCK知识,深化行为元认知第63-64页
        5.2.2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行为互动性第64页
        5.2.3 汲取优秀教师经验,改善行为调控力第64-65页
        5.2.4 加强自我诊断能力,提升行为效能感第65页
    5.3 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矫正的案例实证第65-67页
    5.4 小结第67-6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基本结论第69页
    6.2 存在不足第69-70页
    6.3 前景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85页
    附录1: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诊断量表构建专家(教师)访谈提纲第75-76页
    附录2: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诊断量表第76-78页
    附录3:“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课堂教学诊断实录记载第78-80页
    附录4:“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教学诊断实录记载第80-82页
    附录5:新手型教师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诊断结果频数统计第82-83页
    附录6:专家型教师高中地理课堂引导行为诊断结果频数统计表第83-85页
学术经历与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横连接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中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
下一篇:FOCUS-PDCA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