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1.4.1 师生互动的含义 | 第16页 |
1.4.2 师生互动的类型 | 第16-17页 |
1.4.3 师生互动的特征 | 第17-18页 |
1.4.4 师生互动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8页 |
2.1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 | 第20-26页 |
2.1.1 课堂提问中的师生互动 | 第20-23页 |
2.1.2 课堂讨论中的师生互动 | 第23-25页 |
2.1.3 课堂讲解中的师生互动 | 第25-26页 |
2.2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2.2.1 师生互动对象过于集中 | 第26页 |
2.2.2 片面强调认知互动,忽视情感互动 | 第26-27页 |
2.2.3 忽视课堂动态生成互动 | 第27页 |
2.2.4 师生互动过程形式化 | 第27-28页 |
第3章 影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因素 | 第28-38页 |
3.1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心理现状 | 第28-31页 |
3.1.1 学习动机 | 第28-29页 |
3.1.2 学习态度 | 第29-30页 |
3.1.3 学习目的 | 第30-31页 |
3.2 影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因素 | 第31-38页 |
3.2.1 学生方面 | 第31-33页 |
3.2.1.1 学生的性格 | 第31-32页 |
3.2.1.2 学生对老师的认识与期待 | 第32页 |
3.2.1.3 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32-33页 |
3.2.2 教师方面 | 第33-36页 |
3.2.2.1 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 第33-34页 |
3.2.2.2 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 第34页 |
3.2.2.3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 第34-35页 |
3.2.2.4 教师的性别比例 | 第35-36页 |
3.2.3 校环境方面 | 第36-38页 |
3.2.3.1 软环境 | 第36页 |
3.2.3.2 班级人数与座位编排 | 第36-38页 |
第4章 改善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 第38-44页 |
4.1 注重学生差异,进行分层师生课堂互动 | 第38-39页 |
4.2 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39页 |
4.3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优化教师提问水平 | 第39-40页 |
4.4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 第40-41页 |
4.5 转变以认知为主的互动观念,促进情感互动 | 第41-42页 |
4.6 适当构建班级规模,合理编排座位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A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 第48-50页 |
附录B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调查问卷(学生)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