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1.2.1 精准扶贫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2.2 大病保险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1.5 本文的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精准扶贫、大病保险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 第19-31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 2.1.1 大病和大病医疗保险 | 第19-20页 |
| 2.1.2 扶贫和精准扶贫 | 第20页 |
| 2.2 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 第20-21页 |
| 2.3 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5页 |
| 2.3.1 抵制因病返贫现象,减轻看大病压力 | 第21-23页 |
| 2.3.2 新农合门槛高,报销比例低 | 第23-24页 |
| 2.3.3 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进一步体现国家福利性 | 第24-25页 |
| 2.4 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 2.4.1 反贫困理论 | 第25-29页 |
| 2.4.2 政府购买服务理论与实践(公共服务外包理论)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我国扶贫工作及大病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1-39页 |
| 3.1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1-33页 |
| 3.1.1 初期推动式扶贫工作(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 第31-32页 |
| 3.1.2 以贫困县为瞄准目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 第32页 |
| 3.1.3 以贫困村为瞄准目标的创新扶贫阶段(2001-2010年) | 第32页 |
| 3.1.4 新阶段的精准扶贫阶段(2013年至今) | 第32-33页 |
| 3.2 我国大病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3-36页 |
| 3.3 我国大病保险试点开展状况 | 第36-39页 |
| 第四章 我国大病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 4.1 筹资渠道单一,扶贫资金与资源使用不够精准 | 第39-40页 |
| 4.1.1 保障水平高,筹资水平低 | 第39页 |
| 4.1.2 起付线差异大 | 第39页 |
| 4.1.3 人口健康状况差异大 | 第39-40页 |
| 4.2 统筹层次低,不利于分散风险 | 第40-41页 |
| 4.2.1 大病基金利用不足 | 第40页 |
| 4.2.2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 | 第40页 |
| 4.2.3 保险机构承保压力大 | 第40-41页 |
| 4.3 费率厘定难度大,大病保险托底保障欠精准 | 第41页 |
| 4.3.1 精算数据相当匮乏 | 第41页 |
| 4.3.2 涉及较多的政策性要求 | 第41页 |
| 4.4 医疗风险管控难度大,大病保险运行监管亟需加强 | 第41-42页 |
| 4.4.1 医疗机构盈利导向的诱导风险 | 第42页 |
| 4.4.2 医保、医疗机构与患者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第42页 |
| 4.5 经办合同不明晰,政府与承办机构责任不确定 | 第42-43页 |
| 4.5.1 保险业务延续性与经办合约短期性之间存在矛盾 | 第42页 |
| 4.5.2 大病保险保障范围与基本医疗保险界限模糊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助力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 | 第43-49页 |
| 5.1 构建筹资动态调节机制,并加大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投入力度 | 第43-44页 |
| 5.1.1 细化贫困人口动态认定,精准大病补贴力度 | 第43页 |
| 5.1.2 提高统筹层次,发挥基金效能 | 第43-44页 |
| 5.1.3 建立资金专账管理制度,确保基金安全性 | 第44页 |
| 5.2 建立多元化的动态筹集机制,精准扶贫资金与资源的使用 | 第44-45页 |
| 5.2.1 政府角度,通过专项财政补贴方式提供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 | 第44页 |
| 5.2.2 社会角度,社会组织和企业通过慈善募捐等方式提供一定资助 | 第44-45页 |
| 5.2.3 个人角度,城乡居民根据收入情况适当缴费,分担一定保费 | 第45页 |
| 5.3 合理厘定费率,精准大病保险报销比例 | 第45-46页 |
| 5.3.1 拓宽获得数据的渠道,提升应用广泛性和合理性 | 第45页 |
| 5.3.2 加强与政府部门信息对接,落实大病保险意见 | 第45-46页 |
| 5.4 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风险管控水平 | 第46-47页 |
| 5.4.1 进行病前健康管理,预防疾病风险 | 第46页 |
| 5.4.2 加大病中诊疗监控力度,减少经营成本 | 第46-47页 |
| 5.4.3 强化病后赔付审核,降低赔付风险 | 第47页 |
| 5.5 构建风险共担机制,实现一体化服务 | 第47-49页 |
| 5.5.1 明确双方责任,实行一站式报补 | 第47-48页 |
| 5.5.2 合理设计风险共担机制,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 第48-49页 |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