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缘起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第10-11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11-12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第12-13页
        (四)研究现状总结第13-14页
    三、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第14页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一)研究目的第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第17-27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第17-18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第18-25页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第18-19页
        (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第19-20页
        (三)“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第20-22页
        (四)“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第22-25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25-27页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25页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第25-26页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第26-27页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第27-46页
    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第27-42页
        (一)研究设计第27-28页
        (二)调查结果总体分析第28-36页
        (三)调查结果比较分析第36-42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成因第42-46页
        (一)应试教育下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有待完善第42-43页
        (二)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陈旧单一第43页
        (三)教育工作者传统文化素养亟待加强第43-44页
        (四)教育载体运用不充分第44-45页
        (五)校园文化阵地缺失第45-46页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第46-62页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第46-47页
    二、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课程体系第47-50页
        (一)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第47-48页
        (二)发展地方特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第48-49页
        (三)开发校本课程,挖掘校本资源的育人功能第49-50页
    三、完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第50-55页
        (一)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方式第50-52页
        (二)有效渗透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第52-54页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开辟网络教育阵地第54-55页
    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第55-62页
        (一)转变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56-58页
        (二)激活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培育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人第58-59页
        (三)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59-62页
结语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友善观及其培育研究
下一篇:型期我国保险从业人员的管理问题研究--C.N财产保险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