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10-17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3页 |
1.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 | 第10-11页 |
2. 函数是高一学生学习的难点 | 第11-13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四)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 文献法 | 第14页 |
2. 访谈法 | 第14-15页 |
3.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五) 研究的流程 | 第15-17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1. 迷思概念 | 第17页 |
2. 二段式测验(Two-tier Diagnostic Assessment) | 第17-19页 |
3. 概念转变 | 第19页 |
(二) 国内外迷思概念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1. 国外迷思概念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2. 国内迷思概念研究状况 | 第20-23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 认知建构理论 | 第23页 |
(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三) APOS理论 | 第24-26页 |
四、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的调查设计 | 第26-33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1. 半开放式问卷施测对象 | 第26页 |
2. 访谈对象 | 第26页 |
3. 二段式问卷预试对象 | 第26页 |
4. 二段式问卷正试施测对象 | 第26页 |
(二)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6-31页 |
1. 确定诊断内容 | 第27页 |
2. 发展概念图 | 第27-28页 |
3. 收集整理学生可能存在的迷思概念 | 第28-29页 |
4. 形成半开放式问卷 | 第29-31页 |
5. 函数概念访谈纲要 | 第31页 |
6. 函数迷思概念二段式问卷 | 第31页 |
(三) 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31-33页 |
1. 半开放式问卷资料分析 | 第31-32页 |
2. 访谈资料分析 | 第32页 |
3. 二段式预试问卷资料分析 | 第32页 |
4. 二段式正试问卷资料分析 | 第32-33页 |
五、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第33-52页 |
(一) 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调查结果 | 第33-49页 |
1. 半开放式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2. 二段式问卷预试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 二段式正试问卷结果分析 | 第39-47页 |
4. 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调查结论 | 第47-48页 |
5. 男女生在函数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分析 | 第48-49页 |
(二) 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的成因分析 | 第49-52页 |
1. 函数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 第49-50页 |
2. 学生思维发展水平 | 第50页 |
3. 初高中衔接问题 | 第50-51页 |
4. 学生学习意志力 | 第51页 |
5. 教师自身问题 | 第51-52页 |
六、促进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 第52-62页 |
(一) 函数史的认知分析策略 | 第52-53页 |
(二) 概念图策略 | 第53-55页 |
(三) 变式教学策略 | 第55-57页 |
(四) 先行组织者策略 | 第57-59页 |
(五) 基于APOS的教学策略 | 第59-62页 |
七、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1 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半开放式问卷 | 第67-70页 |
附录2 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二段式问卷(预试) | 第70-72页 |
附录3 高一学生函数迷思概念二段式问卷(正试) | 第72-74页 |
教育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