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往复泵动力端结构强度及动力学仿真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课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1.2.1 钻井往复泵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2.2 在结构强度及设计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1.2.3 在动力学方面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7-18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钻井往复泵动力端受力分析 | 第20-3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钻井往复泵重要参数 | 第20-21页 |
2.3 钻井往复泵运动特性分析及计算 | 第21-24页 |
2.3.1 钻井往复泵的压力 | 第21页 |
2.3.2 活塞运动分析 | 第21-23页 |
2.3.3 连杆运动分析 | 第23-24页 |
2.4 动力端受力分析 | 第24-32页 |
2.4.1 介质压力 | 第24-25页 |
2.4.2 摩擦力 | 第25页 |
2.4.3 质量力 | 第25-26页 |
2.4.4 输入力矩和地基反力 | 第26-27页 |
2.4.5 活塞—十字头和连杆受力分析 | 第27-29页 |
2.4.6 曲轴的受力分析 | 第29-32页 |
2.5 受力分析结果统计 | 第32-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钻井往复泵动力端结构强度分析 | 第36-5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连杆结构强度分析 | 第36-39页 |
3.2.1 连杆体的强度校核 | 第36-37页 |
3.2.2 连杆大、小头强度校核 | 第37-39页 |
3.3 连杆有限元分析 | 第39-45页 |
3.3.1 连杆的网格划分 | 第40页 |
3.3.2 约束条件及载荷条件的确定 | 第40-41页 |
3.3.3 连杆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3.3.4 连杆应力的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3.4 曲轴结构强度分析 | 第45-50页 |
3.4.1 曲轴内力的计算 | 第45-47页 |
3.4.2 静强度校核 | 第47-48页 |
3.4.3 疲劳强度校核 | 第48-50页 |
3.5 曲轴有限元分析 | 第50-55页 |
3.5.1 曲轴网格划分 | 第50页 |
3.5.2 约束条件及载荷条件的确定 | 第50-51页 |
3.5.3 曲轴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51-55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4 曲轴连杆机构的模态及谐响应分析 | 第56-66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模态及谐响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56-57页 |
4.3 连杆分析 | 第57-61页 |
4.3.1 连杆的模态分析 | 第57-60页 |
4.3.2 连杆的谐响应分析 | 第60-61页 |
4.4 曲轴分析 | 第61-65页 |
4.4.1 曲轴的模态分析 | 第61-64页 |
4.4.2 曲轴的谐响应分析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65-66页 |
5 钻井往复泵动力端动力学仿真 | 第66-80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ADAMS及多体动力学 | 第66-67页 |
5.3 ADAMS基本算法 | 第67-68页 |
5.3.1 动力学方程 | 第67页 |
5.3.2 运动学求解方程 | 第67-68页 |
5.4 钻井往复泵动力端动力学模型 | 第68-78页 |
5.4.1 钻井往复泵动力端三维实体模型的重建 | 第68-69页 |
5.4.2 钻井往复泵动力端多刚体动力学模型 | 第69-73页 |
5.4.3 动力学仿真及结果 | 第73-78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78-8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总结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