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铁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铁路运输经济论文

高速铁路与民航市场竞争博弈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高铁与民航竞争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5页
    1.3 论文框架及研究内容第15-18页
2 运输竞争博弈理论与方法第18-27页
    2.1 费用-效益理论第18-21页
        2.1.1 消费者剩余分析第18-19页
        2.1.2 企业盈利分析第19-20页
        2.1.3 社会福利分析第20-21页
    2.2 旅客出行行为理论第21-23页
        2.2.1 旅客出行选择分析第21-22页
        2.2.2 旅客出行异质性第22-23页
    2.3 博弈论理论及模型第23-26页
        2.3.1 博弈论基本要素第23-24页
        2.3.2 竞争博弈常用模型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高铁与民航竞争关系研究第27-40页
    3.1 市场竞争分析第27-30页
        3.1.1 市场竞争机理第27-29页
        3.1.2 市场竞争现状第29-30页
    3.2 高铁与民航技术特点比较第30-33页
        3.2.1 服务特性比较第31-32页
        3.2.2 运营方式比较第32页
        3.2.3 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比较第32-33页
    3.3 高铁与民航竞争模型的构建第33-39页
        3.3.1 旅客效用函数第33-34页
        3.3.2 特性变量选择第34-38页
        3.3.3 参数估计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高铁与民航博弈模型构建第40-53页
    4.1 竞争博弈分析第40-46页
        4.1.1 运输供求均衡分析第40-42页
        4.1.2 博弈过程分析第42-46页
    4.2 博弈模型构建第46-50页
        4.2.1 模型假设与符号定义第46-47页
        4.2.2 基于企业收益的竞争博弈模型构建第47-49页
        4.2.3 基于社会福利的竞争博弈模型构建第49-50页
    4.3 博弈模型求解第50-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高铁与民航竞争实证分析第53-71页
    5.1 京沪通道介绍第53-54页
        5.1.1 京沪高铁第53页
        5.1.2 京沪航线第53-54页
    5.2 相关数据计算第54-63页
        5.2.1 服务特性计算第54-62页
        5.2.2 运输成本计算第62-63页
    5.3 博弈过程及结果分析第63-70页
        5.3.1 不同运距下的客运竞争第63-65页
        5.3.2 相同运距下的竞争博弈第65-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第71-72页
    6.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作者简历第76-7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绝缘轨道电路多补偿电容故障快速诊断方法
下一篇:基于知识基础观的海外并购技术整合及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