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半翅目害虫论文

灰飞虱线粒体单倍型非随机分布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1页
    1 线粒体DNA第11-26页
        1.1 线粒体DNA的结构与组成第11-12页
        1.2 线粒体DNA的遗传特性第12-14页
        1.3 线粒体DNA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4-15页
        1.4 线粒体DNA适应性进化第15-21页
        1.5 线粒体的功能第21-26页
    2 灰飞虱的种群遗传结构第26-31页
        2.1 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第26页
        2.2 灰飞虱种群动态及种群遗传研究第26-31页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的灰飞虱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第31-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1.1 灰飞虱的采集第32页
        1.2 DNA的提取第32-33页
        1.3 线粒体基因COⅠ和COⅡ的扩增第33-34页
        1.4 线粒体DNA的统计分析第34-35页
    2 结果分析第35-46页
        2.1 种群遗传多样性第35-38页
        2.2 种群结构遗传结构第38-45页
        2.3 种群演化历史分析第45-46页
    3 讨论第46-49页
第三章 不同线粒体单倍型灰飞虱的抗寒性研究第49-55页
    1 昆虫的过冷却点第49-51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50页
        1.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第50页
        1.3 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2 冷冻昏迷恢复时间第51-5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52页
        2.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第5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3 讨论第53-55页
第四章 线粒体DNA拷贝数及基因表达量的定量第55-71页
    1 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定量第56-61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1.2 数据分析第58页
        1.3 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2 线粒体基因表达量的定量第61-6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61-6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65-68页
    3 讨论第68-71页
第五章 线粒体序列潜在受选位点的物种间进化分析第71-8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5页
        1.1 供试虫源第71-72页
        1.2 DNA提取第72页
        1.3 全线粒体基因组的扩增第72-73页
        1.4 PCR产物检测,纯化及质量检测第73-75页
        1.5 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第7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5-83页
        2.1 重构系统进化树第75-76页
        2.2 蛋白质序列分析第76-83页
    3 讨论第83-85页
全文总结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9页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第99-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Padlock探针和LAMP技术检测大豆细菌性斑疹病菌和斑点病菌
下一篇:DNA甲基化对二斑叶螨两种色型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