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发现 | 第10页 |
1.2 PEDV的分类 | 第10-11页 |
1.3 PEDV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 | 第11页 |
1.4 PEDV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1-14页 |
1.4.1 PEDV基因组结构 | 第11-12页 |
1.4.2 PEDV主要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1.5 PEDV与其它冠状病毒的抗原相关性 | 第14-15页 |
1.6 PEDV血清学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1.6.1 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SNT) | 第15页 |
1.6.2 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 | 第15页 |
1.6.3 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 | 第15-16页 |
1.6.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第16-18页 |
1.6.4.1 基于S蛋白建立的ELISA方法 | 第16-17页 |
1.6.4.2 基于N蛋白建立的ELISA方法 | 第17页 |
1.6.4.3 基于M蛋白建立的ELISA方法 | 第17-18页 |
1.6.4.4 其它ELISA方法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7 PED流行病学 | 第18-20页 |
1.7.1 国外PED流行现状 | 第18-19页 |
1.7.2 国内PED流行现状 | 第19-20页 |
1.8 PED病理变化 | 第20-21页 |
1.9 PED致病机理 | 第21-24页 |
第二章 PEDV 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24-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2.1.1 材料 | 第24页 |
2.1.2 方法 | 第24-28页 |
2.2 结果 | 第28-29页 |
2.2.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28页 |
2.2.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蛋白纯化 | 第28-29页 |
2.3 分析与讨论 | 第29-30页 |
2.3.1 目的基因的选择 | 第29页 |
2.3.2 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29-30页 |
2.3.3 关于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30页 |
2.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PEDV PI-N重组蛋白IgG、IgA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 第32-4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3.1.1 材料 | 第32页 |
3.1.2 方法 | 第32-36页 |
3.2 结果 | 第36-44页 |
3.2.1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36-37页 |
3.2.2 最佳酶标血清稀释倍数及酶标二抗浓度的确定 | 第37-38页 |
3.2.3 临界值的确定 | 第38页 |
3.2.4 重复性试验 | 第38-39页 |
3.2.5 IgG-ELISA及IgA-ELISA方法对实验室PEDV攻毒猪跟踪血清检测 | 第39-40页 |
3.2.6 实验室PEDV攻毒猪跟踪血清中和试验抗体效价检测 | 第40-41页 |
3.2.7 对比PEDV PI-N 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与深圳市芬德生物技术公司PEDV试剂盒一致性 | 第41-42页 |
3.2.8 IgG-ELISA方法与加拿大试剂盒对比 | 第42-43页 |
3.2.9 IgA-ELISA方法与韩国安捷Ig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比 | 第43页 |
3.2.10 Ⅲ猪场怀孕母猪PEDV免疫跟踪采血IgG及IgA抗体检测 | 第43-44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44-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