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材、课本、学生参考书论文

缪天瑞《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内容特性的历史观照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8页
绪论第8-16页
    一、选题缘起第8页
    二、研究现状第8-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四、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五、主要创新点第14-16页
第一章 缪天瑞与《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第16-22页
    第一节 缪天瑞的音乐人生第16-18页
        一、“学”和“教”第16-17页
        二、音乐成果第17-18页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的简介第18页
    第三节 教材中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第18-22页
        一、“唱歌一般教学法”三个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第19-20页
        二、“听唱”、“视唱”和“唱歌一般教学法”之间的联系第20-22页
第二章 缪天瑞《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的历史前瞻性第22-32页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的时代背景第22-23页
    第二节 倡导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第23-25页
    第三节 汲取异国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第25-27页
    第四节 立足传统音乐,展现多元音乐风格第27-29页
    第五节 《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的历史意义及历史局限性第29-32页
        一、历史意义第29-30页
        二、历史局限性第30-32页
第三章 缪天瑞《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的时代进步性第32-50页
    第一节 关注视觉、听觉与动觉的有机互动第32-39页
        一、视觉和听觉的互动第32-35页
        二、听觉和动觉的互动第35-39页
    第二节 关注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第39-40页
    第三节 关注小学音乐教学的人文价值第40-42页
    第四节 关注师生成长的长远动态发展第42-49页
        一、提升教师音乐素养第42-43页
        二、重塑学生审美趣味第43-48页
        三、音乐活动纳入课堂教学第48-49页
    第五节 《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的时代局限性第49-50页
第四章 缪天瑞《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教育理念的现实性第50-58页
    第一节 “动”与“静”的突破第50-51页
    第二节 “教”与“学”的优效第51-52页
    第三节 尊重儿童个性第52-53页
    第四节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53-54页
    第五节 鼓励儿童实现自我第54-56页
    第六节 《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分析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个人简历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财政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与监测研究
下一篇:碳减排约束下福建经济增长速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