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人物传记论文--人物总传:按时代分论文--氏族谱系论文

宋元以来鲁中山地宗族谱碑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2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第13-20页
  一、问题的引入第13-15页
  二、谱碑概念的厘定第15-20页
 第二节 华北宗族与谱碑研究的学术史第20-31页
  一、华北宗族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20-25页
  二、宗族谱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25-31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资料与方法第31-36页
  一、资料的来源第31-32页
  二、资料的研究价值第32-34页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第34-36页
 第四节 论文的框架与创新点第36-40页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第36-39页
  二、论文的创新点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二章 鲁中山地的历史环境与宗族形态第42-71页
 第一节 鲁中地域文化的构造第42-52页
  一、齐鲁之间的“中枢之地”第42-45页
  二、从“教化之地”到“不质不文之间”第45-48页
  三、泰山岩岩与石刻文化第48-52页
 第二节 鲁中山地的移民与构成第52-62页
  一、鲁中山地人口的历史变迁第52-55页
  二、鲁中山地的移民与村落第55-62页
 第三节 鲁中山地的宗族分布与地域开发第62-70页
  一、宋元时期宗族的重建第63-64页
  二、明清时期宗族的发展第64-68页
  三、对鲁中山地宗族的印象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三章 鲁中山地谱碑的渊源与分布第71-105页
 第一节 谱碑的历史渊源第71-88页
  一、汉唐:谱碑的发端第71-73页
  二、宋元:谱碑的形成第73-82页
  三、明清:谱碑独立与成熟第82-88页
 第二节 谱碑的分布与传播第88-104页
  一、文献所录谱碑的分布第89-94页
  二、田野所见谱碑的分布第94-98页
  三、早期谱碑传播路线蠡测第98-102页
  四、明清至民国谱碑的历史分期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四章 明清时期谱碑的形制与类型第105-144页
 第一节 明清谱碑的形制第105-119页
  一、谱碑的文体结构第106-114页
  二、谱碑的式样第114-116页
  三、谱碑的纹饰与雕刻第116-119页
 第二节 明清谱碑的类型第119-142页
  一、大宗谱碑第120-124页
  二、小宗谱碑第124-129页
  三、支谱碑第129-133页
  四、谱碑的变例第133-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五章 明清时期谱碑的书写与制作第144-177页
 第一节 碑谱序文的素材与含义第144-153页
  一、观念的来源:礼学还是礼俗?第145-149页
  二、谱序的功能:与族谱的比较第149-153页
 第二节 碑谱世系的内涵与范畴第153-161页
  一、世系的断裂与再生:以祖茔为中心第154-157页
  二、世系的功能:与族谱的比较第157-161页
 第三节 谱碑的书写者:身份与动机第161-169页
  一、序文作者第162-167页
  二、书丹和和篆额第167-169页
 第四节 谱碑的制作:资金与工匠第169-176页
  一、谱碑所需费用的比较研究第169-174页
  二、碑刻工匠第174-176页
 本章小结第176-177页
第六章 谱碑与近世宗族的构建第177-211页
 第一节 元代“宗派之图”碑与北方汉人宗族的兴起第177-191页
  一、宋金时期鲁中山地的石谱第178-180页
  二、鲁中汉人军功家族的形成第180-182页
  三、元代“宗派之图”碑的式样与源流第182-185页
  四、军功家族的碑刻与宗族的兴起第185-191页
 第二节 明清谱碑与鲁中宗族地域性的形成第191-209页
  一、明初变乱与碑刻的蒙难第191-194页
  二、清初除豁逃亡与谱碑振兴第194-197页
  三、明清谱碑与茔族的构建第197-203页
  四、宗族地域社会的形成第203-209页
 本章小结第209-211页
第七章 结论第211-216页
 一、谱碑的历史地位第211-212页
 二、谱碑所见宗族形态第212-213页
 三、谱碑所见地域社会第213-216页
参考文献第216-225页
 一、论文与报道、报告第216-218页
 二、当代著作第218-221页
 三、古代著作(含新出版本)第221-222页
 四、地方志文献第222-223页
 五、谱牒文献第223-224页
 六、网络资料第224页
 七、工具书第224-225页
附录第225-311页
 一、《中国家谱总目》中的山东谱籍分布第225页
 二、现存谱碑统计表(作者调查统计,截止2015年 3 月)第225-231页
 三、泰莱地区碑谱序文目录(作者收集整理,截止2015年 9 月)第231-234页
 四、泰莱地区碑谱举例第234-236页
 五、泰莱地区碑谱序文(作者收集整理,截止2015年 9 月)第236-3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311-312页
致谢第312-313页

论文共3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联合刚性惩罚项的梯度形变配准算法研究
下一篇: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