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黑龙江省属高校学生道德选择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6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研究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9-13页
  (一)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9-13页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 文献法第14-15页
  (二) 问卷调查法第15页
 五、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一章 道德选择的相关理论第16-23页
 第一节 道德选择的背景第16-17页
  一、价值多元时代第16页
  二、大学生自身发展第16-17页
 第二节 道德选择的概念及其特征第17-19页
  一、道德选择的概念第17-18页
  二、道德选择的特征第18-19页
 第三节 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第19-21页
  一、自我意识第20页
  二、道德判断能力第20-21页
 第四节 道德选择的重要性第21-22页
  一、道德选择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21-22页
  二、道德选择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黑龙江省属高校学生道德选择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6页
 第一节 高校学生道德选择的现状第23-24页
  一、高校学生道德选择状况第23-24页
  二、高校学生道德选择教育工作状况第24页
 第二节 高校学生道德选择存在的问题第24-28页
  一、道德认知处于矛盾和困惑中第24-26页
  二、道德情感淡薄第26-27页
  三、道德意志薄弱第27页
  四、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脱节第27-28页
 第三节 高校学生道德选择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8-34页
  一、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不良影响第28-31页
  二、高校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第31-32页
  三、家庭教育缺少道德选择的训练第32页
  四、高校学生自身道德观念淡薄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高校培养学生道德选择的对策第36-48页
 第一节 强化高校学生的道德选择意识第36-41页
  一、树立民主开放的高校德育理念第36-37页
  二、建立以尊重、平等和对话为基础的师生关系第37-38页
  三、运用“两难”故事法进行情境教学第38-39页
  四、将心理咨询运用到高校道德教育中第39-40页
  五、塑造大学生的理性精神第40-41页
 第二节 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第41-45页
  一、激发道德需要第41-42页
  二、增强道德判断能力第42-44页
  三、磨练道德意志第44-45页
 第三节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第45-47页
  一、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第45-46页
  二、引导高校学生学会道德反思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件:调查问卷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研究
下一篇: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文化特质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