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7-11页 |
(一)选题的由来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课题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9页 |
1、运用分析法 | 第9页 |
2、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 第9页 |
3、运用访谈法 | 第9页 |
(五)论文的创新 | 第9-11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理论概述 | 第11-16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内涵特征 | 第11-13页 |
1、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内涵 | 第11-12页 |
2、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特征 | 第12-13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重大意义 | 第13-16页 |
1、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是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 第13-14页 |
2、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是促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动力源泉 | 第15-16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6-20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16-17页 |
1、学习评价过于关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 第16页 |
2、学习评价目标指向狭窄 | 第16页 |
3、学习评价方法单一 | 第16-17页 |
4、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 第17页 |
5、学习评价功利性强 | 第17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7-20页 |
1、社会原因 | 第17-18页 |
2、学校原因 | 第18页 |
3、家庭原因 | 第18-19页 |
4、个人原因 | 第19-20页 |
四、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对策思考 | 第20-30页 |
(一)拓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主体范围 | 第20-22页 |
1、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主体 | 第20-21页 |
2、注重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主体的协同作用 | 第21-22页 |
(二)科学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目标 | 第22-23页 |
1、目标设置原则 | 第22-23页 |
2、目标设置方法 | 第23页 |
3、目标设置程序 | 第23页 |
(三)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方法 | 第23-26页 |
1、绝对考评与相对考评的统一 | 第23-24页 |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统一 | 第24-25页 |
3、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统一 | 第25页 |
4、自评与互评的统一 | 第25-26页 |
(四)科学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30页 |
1、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 第26-27页 |
2、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7-28页 |
3、创新适合当前高中生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课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五、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