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绪论 | 第13-31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三、写作思路 | 第24-29页 |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29-30页 |
五、资料来源 | 第30-31页 |
第一章 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 第31-52页 |
第一节 基督教希伯来学兴起的原因 | 第31-36页 |
一、人文主义学术的推动 | 第32-33页 |
二、人文主义者的宗教理想诉求 | 第33-36页 |
第二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希伯来学的主要成就 | 第36-48页 |
一、曼内蒂与《诗篇》的翻译 | 第36-38页 |
二、皮科与基督教喀巴拉的创立 | 第38-45页 |
三、西梅内斯与《希伯来圣经》文本的出版 | 第45-48页 |
第三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希伯来学的特征 | 第48-52页 |
第二章 基督教希伯来学的继承与传播:北方文艺复兴时期 | 第52-68页 |
第一节 荷兰的基督教希伯来学 | 第52-55页 |
第二节 德意志地区的基督教希伯来学 | 第55-64页 |
一、罗伊希林与希伯来语、基督教喀巴拉研究 | 第55-60页 |
二、《希伯来圣经》研究 | 第60-64页 |
第三节 北方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希伯来学研究的特征 | 第64-68页 |
第三章 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教希伯来学研究的扩展 | 第68-91页 |
第一节 基督教希伯来学的教派化 | 第69-77页 |
一、天主教的希伯来学学者 | 第69-71页 |
二、新教阵营中的希伯来学学者 | 第71-74页 |
三、各阵营中希伯来学研究的资助来源 | 第74-77页 |
第二节 基督教希伯来学研究的扩展 | 第77-91页 |
一、基督教希伯来学著作类别与规模的扩展 | 第78-86页 |
二、基督教希伯来学著作的流通与传播 | 第86-91页 |
第四章 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教希伯来学研究的深化 | 第91-123页 |
第一节 圣经语言研究的深化 | 第91-100页 |
一、语法研究的新突破 | 第91-94页 |
二、《希伯来圣经》语言词典编纂 | 第94-98页 |
三、希伯来语书信写作 | 第98-100页 |
第二节 《希伯来圣经》研究的深化 | 第100-119页 |
一、《拉比圣经》文本的出版 | 第101-105页 |
二、《旧约》释经的新特征 | 第105-114页 |
三、律法研究 | 第114-119页 |
第三节 基督教喀巴拉的新趋向 | 第119-123页 |
一、证明人的自由意志 | 第120页 |
二、为寓意解经法辩护 | 第120-123页 |
第五章 犹太学者对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回应 | 第123-145页 |
第一节 认可与支持:埃利亚·莱维塔 | 第123-134页 |
一、埃利亚·莱维塔与基督徒的交往 | 第123-126页 |
二、埃利亚·莱维塔对基督教希伯来学的认可与支持 | 第126-132页 |
三、埃利亚·莱维塔支持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原因 | 第132-134页 |
第二节 驳斥与反对:莱昂·摩德纳 | 第134-145页 |
一、莱昂·摩德纳在威尼斯犹太隔都中的经历 | 第135-137页 |
二、莱昂·摩德纳对基督教喀巴拉的驳斥与批判 | 第137-142页 |
三、莱昂·摩德纳批判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原因 | 第142-145页 |
第六章 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历史影响 | 第145-156页 |
第一节 基督教希伯来学对基督教的影响 | 第145-152页 |
一、丰富了基督教文艺复兴的文化内容 | 第145-146页 |
二、加剧了宗教改革所引起的教派分化 | 第146-148页 |
三、促进了基督教思想家对犹太人、犹太教的宽容 | 第148-152页 |
第二节 基督教希伯来学对犹太教的影响 | 第152-156页 |
结语 | 第156-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9页 |
致谢 | 第169-173页 |
附件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