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基本问题论文--认识论论文

知识的价值问题及其德性认识论的解答

中文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20页
导论知识、德性与价值第20-56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21-24页
 第二节 问题的分析第24-35页
 第三节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35-51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51-56页
第一章 知识的价值问题:从美诺假设到淹没论证第56-85页
 第一节 美诺问题与美诺假设第56-61页
 第二节 淹没问题与淹没论证第61-68页
 第三节 知识的价值问题分类第68-73页
 第四节 知识价值的怀疑主义第73-85页
  (一) 知识等于真信念第74-77页
  (二) 知识并不优于真信念第77-80页
  (三) 不必要的新限制第80-85页
第二章 传统认识论框架下的解答第85-122页
 第一节 知识价值的实用论第85-97页
  (一) 知识的有用性第85-91页
  (二) 知识的稳定性第91-97页
 第二节 过程可靠论的回应第97-106页
  (一) 条件概率方案第97-102页
  (二) 价值自主化方案第102-106页
 第三节 辩护的内在主义回答第106-116页
  (一) 客观的内在主义辩护第107-111页
  (二) 主观的内在主义辩护第111-116页
 第四节 证据主义的回答第116-122页
第三章 知识的信誉理论第122-154页
 第一节 理智德性与德性可靠论第122-129页
 第二节 认知信誉的价值第129-142页
  (一) 知识的非偶然性第130-135页
  (二) 知识归属与认知能力的突出性第135-139页
  (三) 适切的表现与特殊价值第139-142页
 第三节 批评:没有信誉的知识第142-154页
  (一) 知觉知识论证第143-145页
  (二) 先天知识论证第145-148页
  (三) 证言知识论证第148-150页
  (四) 延展认知论证第150-154页
第四章 知识的动机理论第154-174页
 第一节 理智德性与认知责任第154-158页
 第二节 认知动机与额外价值第158-167页
  (一) 值得称赞的真理动机第158-164页
  (二) 反思的信任与认知尽责第164-167页
 第三节 批评:没有动机的知识第167-174页
  (一) 动机与自愿性第167-170页
  (二) 缺乏动机的知识第170-174页
第五章 知识的安全性理论第174-198页
 第一节 知识与运气的不相容性第174-180页
  (一) 认知运气第174-177页
  (二) 知识与运气的不相容论题第177-180页
 第二节 知识的模态条件及其价值第180-193页
  (一) 认知模态和反运气认识论第180-183页
  (二) 知识的安全性条件与认知成就的价值第183-189页
  (三) 能力条件和反运气的德性认识论第189-193页
 第三节 批评:不牢靠的安全性条件第193-198页
第六章 德性认识论的价值困境和出路第198-256页
 第一节 信念优先进路的价值困境第198-209页
  (一) 认知价值真理一元论第199-203页
  (二) 信念优先的德性认识论第203-209页
 第二节 真理目标与认知价值第209-227页
  (一) 好奇心与真理的内在价值第210-216页
  (二) 琐屑真理与无价值的真信念第216-222页
  (三) 多元的认知目标及其价值第222-227页
 第三节 出路Ⅰ:从知识转向理解第227-240页
  (一) 被误解的美诺问题第228-231页
  (二) 理解不是知识的子类第231-234页
  (三) 理解比知识更有价值第234-240页
 第四节 出路Ⅱ:从信念优先转向知识优先第240-256页
  (一) 知识优先进路第241-245页
  (二) 以知识为中心的认知价值第245-256页
第七章 知识的独特价值及其来源第256-298页
 第一节 认知价值及其传递第256-271页
  (一) 价值的概念与认知价值第257-264页
  (二) 认知价值的传输机制第264-271页
 第二节 理智德性的认知价值第271-283页
  (一) 理智德性的认知目的第271-277页
  (二) 探究为基础的理智德性第277-283页
 第三节 知识的起源价值第283-298页
  (一) 理智德性及其起源价值第283-289页
  (二) 理智德性与认知价值的内在一致性第289-298页
结语第298-302页
参考文献第302-319页
致谢第319-3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321-32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322页

论文共3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儒家“和”观念研究
下一篇:近代早期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兴起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