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绪论 | 第14-30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5-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二) 研究起因 | 第17-1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8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8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一) 初中生同伴交往 | 第18-19页 |
(二) 同伴交往质量 | 第19-20页 |
(三) 大型主题活动 | 第20-21页 |
(四) 促进同伴交往的教育策略 | 第21页 |
四、研究综述 | 第21-27页 |
(一) 同伴交往与同伴交往质量的研究视角 | 第21-24页 |
(二) 促进同伴交往质量提升的教育策略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三) 研究现状的述评 | 第26-27页 |
五、研究设计 | 第27-30页 |
(一)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7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第一章 问题解析:大型主题活动对学生同伴交往质量的影响 | 第30-44页 |
一、同伴交往质量内涵的思考 | 第30-40页 |
(一) 交往理论对同伴交往研究的启示 | 第30-34页 |
(二) 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内涵:广度与深度 | 第34-37页 |
(三) 影响初中生同伴交往质量的要素:学校活动、师生交往 | 第37-40页 |
二、大型主题活动对促进同伴交往质量提升的适切性分析 | 第40-44页 |
(一) 学校活动促进同伴交往质量的优势分析 | 第40-41页 |
(二) 大型主题活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第41-44页 |
第二章 现状调研:初中生在大型主题活动中的同伴交往情况 | 第44-59页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44-47页 |
(一) 调查问卷的维度讨论 | 第44-46页 |
(二) 问卷的设计 | 第46页 |
(三) 问卷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 第46-47页 |
二、问卷调查结果 | 第47-55页 |
(一) 初中生同伴交往质量的调查结果 | 第47-51页 |
(二) 初中生参与大型主题活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 第51-53页 |
(三) 初中生师生交往质量情况的调查结果 | 第53-55页 |
三、初中生同伴交往质量现状的总结 | 第55-59页 |
(一) 初中生同伴交往质量的特征:结构与差异 | 第55-57页 |
(二) 初中生同伴交往质量的现状反思 | 第57-59页 |
第三章 研究分析:大型主题活动与同伴交往质量的关系 | 第59-74页 |
一、大型主题活动促进同伴交往质量提升的作用关系确证 | 第59-65页 |
(一) 大型主题活动与同伴交往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61页 |
(二) 大型主题活动对同伴交往质量促进关系的分析 | 第61-65页 |
二、促进同伴交往质量的作用途径分析:以大型主题活动为载体 | 第65-70页 |
(一) 大型主题活动提升同伴交质量往的作用途径 | 第65页 |
(二) 大型主题活动在同伴交往质量各维度上的作用途径 | 第65-69页 |
(三) 作用途径的总结 | 第69-70页 |
三、数据分析结果的总结与反思 | 第70-74页 |
(一) 以活动为载体,实现有效交往 | 第70-71页 |
(二) 注重活动体验,强调整体提升 | 第71页 |
(三) 多个维度展开,激活群体效应 | 第71-72页 |
(四) 注重内在差异,谨防“短板效应” | 第72-74页 |
第四章 对策构想:促进初中生提升同伴交往质量的教育策略 | 第74-87页 |
一、运用先进理念,关注交往质量 | 第74-77页 |
(一) 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活动理念 | 第74-75页 |
(二) 以活动文化构建学校交往圈和文化生态 | 第75-77页 |
二、精心设计活动,引领学生需要 | 第77-80页 |
(一) 基于成长需要精选活动主题 | 第77-78页 |
(二) 着眼交往实效选择活动内容 | 第78-79页 |
(三) 根据交往需要选择活动规模 | 第79-80页 |
三、有效实施活动,深化交往体验 | 第80-87页 |
(一) 活动情境化,为学生提供交往场景 | 第81-82页 |
(二) 以学生为主展开反思,实现深度交流 | 第82-83页 |
(三) 构造循环式的活动体验,不断深化学生的交往 | 第83-87页 |
结语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7页 |
附录 | 第97-112页 |
附件一:学校大型主题活动中交往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97-100页 |
附件二:预试项目间独立样本检验结果 | 第100-105页 |
附件三:学生参与大型主题活动评价要素的差异分析表 | 第105-107页 |
附件四:结构方程模型图 | 第107-108页 |
附件五:调研案例 | 第108-112页 |
后记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