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 第13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选题的现实价值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页 |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1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本文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中学及普通中学的界定 | 第15页 |
·情感及情感教学的界定 | 第15-16页 |
·情感的涵义 | 第15-16页 |
·情感教学的涵义 | 第16页 |
·情感教学的特征 | 第16-19页 |
·科学性 | 第16-17页 |
·发展性 | 第17页 |
·创造性 | 第17-18页 |
·整合性 | 第18-19页 |
第3章 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 第19-24页 |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 第19-20页 |
·教师的情感在学生的学习气氛方面具有调节作用 | 第20-21页 |
·有情有爱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第20页 |
·有情有爱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 第20-21页 |
·教师的情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双向反馈作用 | 第21-22页 |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迁移作用 | 第22-23页 |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保健作用 | 第23-24页 |
第4章 当前中学思政课中情感教学的不足以及影响 | 第24-28页 |
·教育模式固化 | 第24页 |
·教育内容滞后 | 第24-25页 |
·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脱离 | 第25页 |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缺乏清晰认识 | 第25页 |
·教育方式单一 | 第25-26页 |
·心理教育弱化 | 第26-28页 |
第5章 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政课中的实施方式 | 第28-37页 |
·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师生情感心理相容 | 第28-30页 |
·建立科学的学生观 | 第28-29页 |
·建立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 第29-30页 |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 第30-32页 |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 第30-31页 |
·提高教师素质,展现个人魅力 | 第31-32页 |
·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 | 第32-35页 |
·锤炼丰富教学语言 | 第32-33页 |
·灵活运用教学媒体 | 第33-35页 |
·在课堂上创设必要的情感教学情境 | 第35-37页 |
·借景抒情 | 第35页 |
·图文并茂,形象载情 | 第35-37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