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 1 白花檵木植物学特征及其生长规律 | 第8页 |
| 2 筛选抑菌化合物常用的方法 | 第8-15页 |
| ·抗细菌药物的筛选方法 | 第8-11页 |
| ·常规抗细菌药物的筛选方法 | 第8-9页 |
| ·定靶筛选方法 | 第9-10页 |
| ·超敏感突变株的使用 | 第10-11页 |
| ·酶联免疫吸附 | 第11页 |
| ·抗真菌药物筛选 | 第11-15页 |
| ·基于测定细胞量的抗真菌药物筛选 | 第11-13页 |
| ·基于测定代谢产物量的抗真菌药物筛选 | 第13-14页 |
| ·基于测定靶位活性的抗真菌药物筛选 | 第14-15页 |
| 3 微生物药物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自然中的微生物药物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海洋微生物药物 | 第16页 |
| ·植物内生微生物药物 | 第16页 |
| ·海绵复生微生物药物 | 第16页 |
| ·动物共生微生物药物 | 第16-17页 |
| ·基因工程微生物药物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航天基因随机突变微生物药物 | 第17页 |
| ·青霉素产生菌的功能基因组学 | 第17-18页 |
| ·基因重组微生物药物 | 第18页 |
| ·核糖体工程微生物药物 | 第18-19页 |
| ·基因定向微生物药物 | 第19页 |
| 4 槲皮素的化学特性极其生物学作用 | 第19页 |
| 5 黄酮类化合物光谱分析 | 第19-27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的UV光谱特征 | 第19-21页 |
| ·由诊断试剂引起的位移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应用 1H-NMR谱解析黄酮类化合物结构 | 第22-25页 |
| ·应用 13C-NMR谱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结构 | 第25-26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特征 | 第26-27页 |
| 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白花檵木抗微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 第28-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 ·微生物菌种 | 第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8-29页 |
| ·方法 | 第29-32页 |
| ·白花檵木浓缩物提取 | 第29页 |
| ·浓缩提取物的萃取 | 第29页 |
| ·萃取物抗微生物活性测定 | 第29页 |
| ·乙酸乙酯组份的硅胶柱层析分离 | 第29-30页 |
| ·F5组份的分离 | 第30页 |
| ·F6组份的分离 | 第30-31页 |
| ·抗微生物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 ·化合物的波谱测量 | 第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58页 |
| ·化合物的分离 | 第32页 |
|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2-56页 |
| ·化合物 1 | 第32-38页 |
| ·化合物 2 | 第38页 |
| ·化合物 3 | 第38-44页 |
| ·化合物 4 | 第44-49页 |
| ·化合物 5 | 第49-51页 |
| ·化合物 6 | 第51-53页 |
| ·化合物 7 | 第53-56页 |
| ·提取物与化合物抗微生物的活性 | 第56-58页 |
| 第三章 讨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 1 讨论 | 第58页 |
| 2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