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化学传感器论文

咔唑基聚合物薄膜传感器对痕量TNT和DNT气体的高效检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爆炸物检测的背景及意义第15页
    1.2 硝基爆炸物第15-16页
    1.3 爆炸物检测技术的概述第16页
    1.4 光学传感器第16-17页
    1.5 荧光检测法的荧光机理第17-18页
    1.6 荧光共轭聚合物第18-30页
        1.6.1 荧光共轭聚合物的放大效应机理第19-20页
        1.6.2 聚苯撑乙炔类(PPE)第20-23页
        1.6.3 聚苯撑乙烯类(PPV)第23-25页
        1.6.4 聚芴类(PF)第25-26页
        1.6.5 含硅类的共轭聚合物第26-30页
    1.7 荧光小分子第30-31页
    1.8 总结和展望第31-33页
第二章 有机硅聚合物对TNT和DNT的荧光响应第33-59页
    2.1 前言第33-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40页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5-36页
        2.2.2 实验原理第36页
        2.2.3 咔唑基聚合物的分子设计第36-37页
        2.2.4 PCzSiO和PCzSiPh的热性质第37页
        2.2.5 PCzSiO和PCzSiPh的紫外-可见吸收性质第37-38页
        2.2.6 TNT和DNT的紫外-可见吸收性质第38-39页
        2.2.7 PCzSiO和PCzSiPh旋涂薄膜的制备第39-40页
        2.2.8 荧光猝灭率的计算第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57页
        2.3.1 PCzSiO和PCzSiPh聚合物薄膜的光稳定性第40-41页
        2.3.2 PCzSiO聚合物薄膜对爆炸物分子的气相传感第41-44页
        2.3.3 PCzSiPh聚合物薄膜对爆炸物分子的气相传感第44-47页
        2.3.4 不同厚度下的PCzSiO旋涂薄膜对爆炸物分子的荧光传感第47-49页
        2.3.5 不同厚度下的PCzSiPh旋涂薄膜对爆炸物分子的荧光传感第49-51页
        2.3.6 PCzSiO和PCzSiPh的分子优化构型和前沿分子轨道第51-54页
        2.3.7 PCzSiPh旋涂膜的可逆性研究第54-55页
        2.3.8 PCzSiPh旋涂膜对其他爆炸物及干扰物质的荧光响应第55-56页
        2.3.9 旋涂薄膜的热稳定性测试第56-57页
    2.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电化学聚合薄膜对TNT的荧光响应第59-75页
    3.1 前言第59-61页
    3.2 实验部分第61-66页
        3.2.1 电化学聚合薄膜的制备第61-62页
        3.2.2 电化学聚合单体的电化学性质第62-64页
        3.2.3 TNT和DNT的电化学性质第64-65页
        3.2.4 SimCP2本体与电化学聚合SimCP2薄膜的紫外-可见吸光性质第65-6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6-74页
        3.3.1 PCzSiPh电化学聚合薄膜对TNT的检测第66-72页
        3.3.2 SimCP2电化学聚合薄膜对TNT的检测第72-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四章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5页
致谢第85-87页
作者与导师简介第87-89页
附件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igBee和GPRS的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管理者晋升动机、地方政府行为与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