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论文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17页 |
·论文主要观点 | 第17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存款保险制度历史发展 | 第19-20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 | 第20-21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流程 | 第21-22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 第22-23页 |
·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 第22页 |
·健全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 | 第22页 |
·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 第22-23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 | 第23-24页 |
·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 | 第23-24页 |
·存款保险制度与逆向选择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25-33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25-30页 |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 第25-27页 |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 | 第27-28页 |
·德国存款保险制度 | 第28-30页 |
·外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对中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根据中国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30页 |
·政府积极参与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 | 第30页 |
·强制参保成必然趋势 | 第30-31页 |
·推行差别费率制度 | 第31页 |
·存款保险制度需要不断的更新与改革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44页 |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环境已基本成熟 | 第33-41页 |
·宏观经济环境 | 第33-34页 |
·微观经济环境 | 第34-38页 |
·经济政策环境 | 第38-39页 |
·法律制度环境 | 第39-40页 |
·金融监管环境 | 第40-41页 |
·央行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所做努力 | 第41-42页 |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效应的简单理论推导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容设计及实施影响 | 第44-53页 |
·存款保险机构的设计 | 第44-46页 |
·存款保险机构的出资设立主体 | 第44-45页 |
·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定位 | 第45-46页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具体内容的设计 | 第46-49页 |
·投保形式为强制性 | 第46页 |
·存款保护范围有例外 | 第46-47页 |
·存款保险费率选择基准费率和风险差额费率共同构成 | 第47-48页 |
·赔付方式选择限额赔付 | 第48-49页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影响 | 第49-52页 |
·投资者转变传统理财观念,影响投资决策,提高风险意识 | 第49页 |
·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挑战,须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 第49-50页 |
·央行独立性得以巩固加强,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 | 第50-51页 |
·加快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第51-52页 |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1、结论 | 第53页 |
2、展望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附录 本文所涉及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具体内容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