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 ·就业指导 | 第15页 |
| ·中等职业学校 | 第15页 |
| ·职业指导 | 第15-16页 |
| ·职业生涯规划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7-18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 ·案例研究法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潍坊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现状 | 第19-28页 |
| ·研究目标和假设 | 第19-20页 |
| ·实施过程 | 第20-21页 |
| ·实施情况分析 | 第21-22页 |
| ·对就业指导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 ·对就业指导的理解 | 第22页 |
| ·实施就业指导的目的 | 第22页 |
| ·就业指导需要强化的重点 | 第22-23页 |
| ·分析就业指导工作实施者的现状 | 第23-24页 |
| ·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 | 第23-24页 |
|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 第24页 |
| ·就业指导工作及相关活动开展实施情况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潍坊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就业指导问题 | 第28-35页 |
| ·就业指导的实施理念中的矛盾现象 | 第28-29页 |
| ·师生对就业指导内涵的理解与实际需求相互矛盾 | 第28页 |
| ·教师的观念与学生的需求相互矛盾 | 第28-29页 |
| ·学校管理层面不重视 | 第29页 |
| ·就业指导教师结构和能力问题 | 第29-31页 |
| ·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构成 | 第29-30页 |
| ·就业指导教师素质能力情况存在着不协调性 | 第30-31页 |
| ·关于就业指导相关活动的问题 | 第31-33页 |
| ·就业指导实施对象的问题 | 第33-35页 |
| ·关于学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 | 第33-34页 |
| ·学生接受就业指导后的体现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提升潍科中等专业学校就业指导实施能力的建议 | 第35-43页 |
| ·强化就业指导的实施理念 | 第35-36页 |
| ·加大就业指导实施者的执行力 | 第36-40页 |
| ·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 | 第36页 |
| ·加大学校的建设力度 | 第36-40页 |
| ·重视就业指导实施工具的运用 | 第40-41页 |
| ·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参与能力 | 第41页 |
| ·构建个人-家庭-学校-企业“四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 | 第41-43页 |
| ·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 | 第41-42页 |
| ·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 第42页 |
| ·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43-44页 |
| ·研究反思 | 第43页 |
| ·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附录一 | 第47-49页 |
| 附录二 | 第49-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