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31页 |
·研究背景、学术意义与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学术价值 | 第11-12页 |
·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研究流域的发展概况及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第14-17页 |
·研究流域的基本概况 | 第14-15页 |
·流域水环境特征与生态建设目标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第16-17页 |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 第17-31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9-31页 |
2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构成与环境经济分析 | 第31-53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构成 | 第31-4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1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31-32页 |
·环境外部性理论 | 第32-36页 |
·生态产权理论 | 第36-37页 |
·生态系统理论 | 第37-38页 |
·生态服务功能理论 | 第38-39页 |
·自然资源价值论 | 第39-40页 |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 第40-42页 |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构成总结 | 第42-43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环境经济制度分析 | 第43-53页 |
·生态环境价值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43-45页 |
·流域生态环境的外部效应与环境产权 | 第45-47页 |
·环境产权制度的缺失与环境规制低效的制度根源 | 第47-49页 |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的制度经济分析 | 第49-53页 |
3 辽河上游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动力机制与补偿机理研究 | 第53-61页 |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3-54页 |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状况分析 | 第53-54页 |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分析及模型构建 | 第54-56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分析 | 第54-56页 |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驱动力模型 | 第56页 |
·辽河上游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及运行机理分析 | 第56-61页 |
·辽河上游浑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环境状况 | 第57页 |
·辽河上游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分析 | 第57-59页 |
·辽河上游浑河流域生态服务补偿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第59-61页 |
4 居民偿付意愿视角下的辽河流域生态补偿价值差异性分析 | 第61-71页 |
·国内外关于WTP与WTA的研究评述 | 第61-62页 |
·辽河流域生态价值的WTP与WTA差异性分析 | 第62-70页 |
·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问卷设计 | 第62页 |
·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调查实施 | 第62页 |
·WTP与WTA分布差异的统计分析 | 第62-64页 |
·WTP与WTA的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第64-67页 |
·WTP与WTA值的比较分析 | 第67-68页 |
·WTP与WTA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8-70页 |
·基于WTP与WTA差异性的辽河流域生态价值分析结论 | 第70-71页 |
5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分析及其支付行为模式研究 | 第71-79页 |
·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的意义 | 第71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及其行为模式 | 第71-73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 第71-72页 |
·基于WTP和WTA的生态补偿支付行为模型 | 第72-73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个体支付行为和政府支付行为 | 第73-76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个体支付行为 | 第73-75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政府支付行为 | 第75-76页 |
·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的相互关系 | 第76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行为模型及其特点 | 第76-79页 |
·没有政府生态政策主导的受益者自愿性支付行为模型 | 第77页 |
·有政府生态政策主导的受益者规制性支付行为模型 | 第77-79页 |
6 基于生态补偿银行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设计与案例研究 | 第79-89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分析和实践探索 | 第79-80页 |
·美国生态补偿银行制度及其实施流程 | 第80-83页 |
·美国生态补偿银行制度 | 第80-82页 |
·美国生态补偿银行实施流程 | 第82-83页 |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建设启示与制度建设 | 第83-86页 |
·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及其存在主要问题 | 第83-84页 |
·美国生态补偿银行制度对我国生态补偿的启示 | 第84页 |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体系设计措施 | 第84-86页 |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设计试点探索的案例研究 | 第86-89页 |
·辽河流域生态建设的背景与目标 | 第86-87页 |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与补偿标准 | 第87页 |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与实施办法 | 第87-88页 |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试点改革的发展方向 | 第88-89页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9-95页 |
·研究结论 | 第89-92页 |
·政策建议 | 第92-93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5页 |
附录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调查问卷 | 第105-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作者简介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