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私营企业论文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问题研究--以德隆系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页
   ·文献综述第14-24页
   ·研究方法第24页
   ·论文创新第24-25页
   ·论文的组织第25-2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6-38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6-28页
     ·企业第26页
     ·民营企业第26页
     ·企业成长第26-27页
     ·企业扩张第27页
     ·企业危机第27-28页
   ·理论基础第28-38页
     ·企业成长理论第28-30页
     ·环境决定理论第30-33页
     ·企业能力理论第33-34页
     ·创新理论第34-35页
     ·企业家理论第35-38页
第三章 中国民营企业资源和能力分析第38-51页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第38-41页
     ·总量快速增长第38-40页
     ·质量不断优化第40-41页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第41-45页
     ·产业层次较低第41-42页
     ·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仍待提高第42-43页
     ·生产要素支撑不足第43页
     ·服务体系建设落后第43页
     ·公司治理能力有待改善第43页
     ·中国民营企业的“原罪”第43-45页
   ·中国民营企业家与企业的互动分析第45-51页
     ·民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能力第46-48页
     ·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8-49页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天”局限第49-50页
     ·中国民营企业家与企业治理结构第50-51页
第四章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的外部环境分析第51-61页
   ·政策环境第51-52页
     ·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第51页
     ·所有制“差别待遇”仍然存在第51-52页
   ·法制环境第52-53页
     ·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第52页
     ·监管日益加强第52-53页
   ·经济环境第53-59页
     ·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影响巨大第53-54页
     ·“融资难”仍是待解难题第54-58页
     ·民营企业的行业障碍第58-59页
   ·政治关联与政企关系第59-61页
第五章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的机理分析第61-76页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的动力第61-65页
     ·企业扩张的七种动力第61-63页
     ·企业扩张动力的运行机制第63-64页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的动力分析第64-65页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模型第65-71页
     ·企业扩张机制模型第65-67页
     ·环境与能力的匹配:汤普森组织管理模型第67-70页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组织管理模型第70-71页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的路径选择第71-76页
     ·企业扩张方式及特点第72-73页
     ·民企扩张危机与外部环境关系失调第73-76页
第六章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的“德隆现象”第76-109页
   ·德隆发展外部环境分析第76-87页
     ·中国资本市场日渐成熟、制度逐步完善第76-78页
     ·德隆地域扩张与政企关系变化第78-81页
     ·民营企业政治地位仍不稳固第81-85页
     ·金融仍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玻璃门”第85-87页
   ·企业家理论框架下的唐万新第87-99页
     ·唐万新在德隆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第87-90页
     ·唐万新的企业家能力评判第90-96页
     ·“草莽”企业家与德隆“原罪”第96-99页
   ·德隆金融败局第99-104页
     ·德隆融资渠道解析第99-100页
     ·德隆金融“戏法”第100-103页
     ·德隆与金融监管的冲突第103-104页
   ·德隆产业扩张战略分析第104-109页
     ·“大”产业第105-106页
     ·“虚”产业第106-107页
     ·“散”产业第107-109页
第七章 基于案例的民营企业扩张核心问题与对策第109-117页
   ·企业能力与外部环境的“适配”扩张战略第109-110页
   ·企业家愿景与企业能力的一致性第110-112页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变“一人决策”第112-113页
   ·企业危机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第113-115页
   ·中国民企的“去原罪”化第115-117页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第117-119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17-118页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作者简介第126-127页
导师评阅表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的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下一篇:控股股东控制、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