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5页 |
1 转录因子 | 第11-13页 |
·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 | 第11-12页 |
·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12页 |
·转录因子的分类 | 第12-13页 |
2 植物转录因子 | 第13-16页 |
·DNA结合结构域 | 第14-15页 |
·转录调控结构域 | 第15-16页 |
·核定位信号区 | 第16页 |
·寡聚化位点 | 第16页 |
3 植物转因子的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凝胶迁移率改变实验 | 第16-17页 |
·足迹法 | 第17页 |
·瞬时表达分析 | 第17-19页 |
·功能突变分析 | 第19-20页 |
4 AP2/EREBP类转录因子 | 第20-24页 |
·AP2亚家族转录因子 | 第21页 |
·WRI1-like类转录因子 | 第21-24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椰子CoWRI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3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页 |
·材料 | 第25页 |
·工具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5-36页 |
·全长cDNA的序列分析 | 第25-27页 |
·开放阅读框架(ORF)的分析 | 第27页 |
·保守结构域的分析 | 第27-28页 |
·BLASTn和BLASTp分析 | 第28-29页 |
·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 | 第29-31页 |
·CoWRI1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分析 | 第31页 |
·CoWRI1蛋白质结构城分析及motif搜索 | 第31-32页 |
·CoWRI1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32-34页 |
·CoWRI1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 | 第34-36页 |
3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椰子CoWRI1基因的克隆载体构建和表达模式分析 | 第37-57页 |
1 材料 | 第37-38页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菌株及载体 | 第37页 |
·酶与化学试剂 | 第37页 |
·溶液 | 第37-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2 方法 | 第38-51页 |
·CoWRI1基因的克隆 | 第38-44页 |
·napin启动子的克隆 | 第44-46页 |
·pCAMBIA1300S-napin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8页 |
·pCAMBIA1300S-napin-CoWRI1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49页 |
·CoWRI1表达模式的分析 | 第49-5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椰子总RNA的检测 | 第51-52页 |
·CoWRI1基因克隆产物的检测 | 第52-53页 |
·pCAMBIA1300S-napin-CoWIRI1表达载体的验证 | 第53-54页 |
·CoWRI1基因在椰子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第54页 |
4 小结 | 第54-57页 |
第四章 椰子CoWRI1功能的初步分析 | 第57-82页 |
1.材料 | 第62-64页 |
·植物材料 | 第62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62-63页 |
·酶与化学试剂 | 第63页 |
·溶液 | 第63-64页 |
·培养基 | 第64页 |
2 方法 | 第64-73页 |
·菌株和载体的验证实验 | 第64-67页 |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CoWRI1的转录激活活性进行验证 | 第67-71页 |
·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对CoWRI1的DNA结合活性进行验证 | 第71-73页 |
3 结果 | 第73-81页 |
·载体质粒的酶切验证 | 第73页 |
·酵母宿主菌的表型验证 | 第73-74页 |
·重组载体的双酶切验证 | 第74-75页 |
·CoWRI1转录激活性的验证 | 第75-77页 |
·CoWRI1 DNA结合活性的验证 | 第77-81页 |
4 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附录一 仪器设备 | 第89-90页 |
附录二 酵母用培养基 | 第90-92页 |
附录三 重组载体的测序结果 | 第92-97页 |
附录四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