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寓言理论的界定表述 | 第10-19页 |
| ·理论定义 | 第10-11页 |
| ·广义的概念 | 第10页 |
| ·狭义的概念 | 第10-11页 |
| ·概念演变 | 第11-15页 |
| ·古希腊罗马时期 | 第11-12页 |
|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 第12-13页 |
| ·浪漫主义时期 | 第13-15页 |
| ·寓言理论的研究任务 | 第15-17页 |
| ·寓言理论的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 第2章 寓言式表达一:形式特征 | 第19-30页 |
| ·审美象征 | 第19-21页 |
| ·表象 | 第19-20页 |
| ·理念 | 第20-21页 |
| ·巴罗克寓言的意象特性 | 第21-30页 |
| ·碎片化 | 第21-23页 |
| ·辩证关系 | 第23-26页 |
| ·巴罗克悲悼剧与寓言 | 第26-30页 |
| 第3章 寓言式表达二:救赎美学 | 第30-43页 |
| ·思想变更 | 第30-35页 |
| ·弥赛亚主义 | 第30-33页 |
| ·犹太精神 | 第33-34页 |
|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真理救赎 | 第35-37页 |
| ·美学价值 | 第37-43页 |
| 第4章 寓言式解析——以雕塑作品《圣特雷萨的迷幻》为例 | 第43-48页 |
| ·作品分析 | 第43-45页 |
| ·《圣特雷萨的迷幻》之表象与理念 | 第43-44页 |
| ·《圣特雷萨的迷幻》之碎片化 | 第44-45页 |
| ·审美救赎 | 第45-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