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8页
 一、问题提出第9-10页
  (一) 理论依据第9页
  (二) 现实缘起第9-10页
 二、相关概念释义第10-12页
  (一) 生命第10页
  (二) 教育第10-11页
  (三) 生命观第11页
  (四) 生命教育第11-12页
 三、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一) 关于老庄生命观的研究第12-13页
  (二) 关于老庄教育思想的研究第13-15页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一) 研究目的第15-16页
  (二) 研究意义第16页
 五、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渊源第18-26页
 一、老庄生命教育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第18-20页
  (一)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第18-19页
  (二) 楚淮流域的地域特点第19-20页
 二、老庄生命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20-23页
  (一) 上古神话中生命意志的思维影响第21页
  (二) 原始宗教中生命崇拜的信仰沿袭第21-22页
  (三) 古代典籍中生命关怀的文化传承第22-23页
 三、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第23-26页
  (一) 关于生与死第23-24页
  (二) 老庄生命观的内涵第24-26页
第二章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内蕴解读第26-39页
 一、生命教育宗旨:道法自然第26-27页
 二、生命教育培养目标:赤子真人第27-28页
 三、生命教育原则:无为自化第28-30页
  (一) 知常无为第28页
  (二) 不言之教第28-29页
  (三) 顺性而行第29页
  (四) 辅物自化第29-30页
 四、生命教育内容:观照生命第30-39页
  (一) 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教育应重视人的自然生命第30-32页
  (二) 无为而为的生命存在:教育应引导人的社会生命第32-35页
  (三) 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教育应启迪人的精神生命第35-39页
第三章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启示第39-46页
 一、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第39-40页
  (一) 生命关怀,教育应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第39页
  (二) 重生乐死,教育应追求生命的自然本真第39-40页
  (三) 平等意识,教育须关注人的生命平等第40页
  (四) 个性自由,教育应实现生命的个性与自由第40页
 二、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局限性第40-42页
  (一) 过于崇尚自然而否定人文的不合理性第41页
  (二) 追求绝对平等与自由境界的不现实性第41-42页
 三、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第42-46页
  (一) 重建生命的神圣感第42-43页
  (二) 培养生命的责任感第43-44页
  (三) 提升生命的价值感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赫拉克利特哲学残篇译注
下一篇:休谟因果关系之谜